访问主要内容
上海视窗

曾庆红大秘书施芝鸿否认“庆亲王”猜测

发表时间:

两会季是中外记者难得的直接接触中共高官的机会,也被高官选定用于传播平时传播可能受限或效果不佳的特定讯息。昨天(3月5日),原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时代最有权势人物之一曾庆红的大秘书,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就选择这一场合对海外媒体发表了一番有趣的议论。

上海视窗
上海视窗
广告

所以说有趣,首先施芝鸿是以退休高官,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发言。虽然是个人身份,但他同时又曾是曾庆红的前秘书,话题事实上涉及到了曾。外界很难搞清楚,这番话仅是个人观点,或者另有用意,或者发言者颇享受这种进退皆可的便利。

根据一位在场的记者描述,“他(施芝鸿)详细问了围堵记者的问题,听罢说,那我没有准备错了,随后拿出讲稿,发表讲话。”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施的这番谈话,虽然刻意诙谐低调,但显然是有备而来,绝非心血来潮。

施首先大赞了一番习近平的反腐运动,根据他的说法,这一系列既打虎又猎狐的雷霆反腐行动,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敢于碰硬的决心,是以实际行动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这样一个过去一段时间里曾经出现过的情况。

施芝鸿表示,最近有的海外媒体抓住中纪委网站一篇文章点清朝某一亲王的名字大做文章,竞相猜谜,是所谓“搞乱人心的八卦式、竞猜式的评论”,违背新闻职业伦理。

这篇文章当指2月25日下午,中共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评论文章《大清"庆亲王的作风问题》。

事实上,中纪委网站曾在2013年10月转载了当时刊发于《中国纪检监察报》的《庆亲王的作风问题》一文,此番重新刊发,编辑删去了原文头尾各若干文字,并加上了“大清裸官”四个字。

作者习骅并非笔名,而是现任中纪委驻国家铁路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

但当天,《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信以《中纪委狠批大清庆亲王,这又是在敲打谁》的影射式标题转载上述文章,自然引发各种传言和猜测,最多指向的是曾任中组部长,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的曾庆红。

施芝鸿说,“海外所说的大老虎、新的巨老虎、巨巨老虎,各种传说我也听到了,看到了。本来我是姑妄听之、姑妄看之,现在既然你们问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愿意开诚布公地谈一下看法。”

他说,首先,“传说就是传说,不要听信各种传说,任何传说都不能算数”。在海外媒体传播的各种传说,指名道姓的传说,哪怕说的再有鼻子有眼,再像真的传说,或者哪怕被媒体传的再多,都是不能算数的。

因为打老虎、打大大老虎,都不是以人们的传说为依据的。而是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只有中央纪委正式公布的老虎才算数,只有正式进入程序的才算数。

其次,施芝鸿说,“爆料要有根据,没有根据就不要硬爆,也不要编造。”

他说,海外的媒体关心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我们从来都是持欢迎的态度。在中国的纪律检查部门和司法部门正式公布的基础上,海外媒体进行的有根有据的各种解读,哪怕是非常尖锐的解读,所进行的评论,哪怕是非常尖刻的评论,我们是欢迎的,还欢迎你们继续。

但根据他的说法 ,任何可能搞乱人心的“八卦式、竞猜式”的评论,或者瞎编的爆料,都是要不得的。特别是有的海外媒体在没有根据,又未获得大陆“有关主管部门喂料”的情况下,硬要抢先爆料,只能继续“瞎掰编造”。

施芝鸿的讲话中,将驻京外媒尤其是港媒和海外中文媒体的潜规则之一即定向“喂料”公诸于世。目前环境下,驻华外媒在人权外交等领域报道空间较大,但核心时政报道方面,很难不仰赖体制内消息源,被喂料也在所难免,在派系斗争激烈格局微妙的环境下,很难说能完全避免成为某些派系传声筒,更不用说少数据说有中国派系利益注入的海外中文媒体。

施芝鸿对其旧主成为他所说的“八卦式竞猜式”报道的对象大喊冤屈。

他说,最新出现的情况是,抓住中纪委网站一篇文章点名某一个清朝亲王的名字大做文章,竞相猜谜,明天我两篇,后天他三篇,明明是无中生有,又非要说得好像煞有介事。什么中纪委剑指某亲王,“真是可笑之至”。

“有的文章对老虎持实用主义态度,昨天还歌颂他足智多谋,现在又说他毫无才能,自相矛盾,自打耳光。”所谓足智多谋的描述,应该是海外媒体对令计划朋党的描述。
他指控这些做法,“都背离了新闻规律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伦理。”

对海外媒体,尤其是有宗派背景的海外中文媒体对江曾的唱衰,施芝鸿不点名回应说,“传闻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这个话我看到了,这是早就已经立案还没有公布的程序过程中,被一些人泄露出去,比如新四人帮的问题,这是尽人皆知、大家你懂的问题,你以为证实以后就说明传说有那么大威力吗,恐怕不是。”

在昨天另一段由上海官办的网络媒体澎湃新闻网的采访中,他重点从中共执政意识形态的传承角度,暗示习不可能与江曾体制决裂。

他说,习近平的“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继承和发扬。对于那种来自国外媒体的所谓“告别‘三个代表’、迎来‘四个全面’”的“挑拨性”言论,“务必保持警惕”。

所谓挑拨,虽未明确指向,意涵颇有微妙。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