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陈破空新书:《不受欢迎的中国人》

发表时间:

最近数十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从过去的闭关自守、鲜为人知,到如今的改革开放、家喻户晓,中国人似乎无所不在。走出国门的中国民众在其他国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夕,旅美政治评论家陈破空先生撰写的新书《不受欢迎的中国人》在香港问世。在本书中,陈破空先生以他一贯犀利的笔触,揭露了中国人的种种陋习。

公民论坛
公民论坛
广告

法广:春节前夕,香港开放出版社推出了您的新作:《不受欢迎的中国人》。首先请谈谈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创作这本新书的初衷是什么。

陈破空:我写这本书有两个初衷。一个是写给中国人看,一个是写给外国人看。写给中国人看,因为我要让中国人了解,这个民族已经是道德沦丧、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中国人的国民性已经病入膏肓,非下猛药、重药,无以救治,所以当头棒喝无以惊醒。另外写给外国人看,因为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人。就好像去年华尔街时报所登的,西方对中国的误读,说经过六十多年的了解,对中国并不真正的认识。而且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他们对中国的民族性缺乏了解、没有把握,并且常常忽视这种民族性对中国形势演变的影响力和支配力。我觉得做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和真正的品性,让世界正确地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走向。

法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各国对中国人的印象到底怎样?为什么在国际上,中国人口碑不佳、不受欢迎?

陈破空:中国自称是文明古国、所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这个文明在中国写得是很响亮的。但是,事实上中国人走出国门后,给世界的却是另外一种印象。就是已经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却缺乏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不文明、不诚实、不遵守规范,比如说:在公共场所,中国人大声说话、吵闹喧哗、凡事争先恐后、乱推乱挤、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有的甚至随地小便;无视交通信号、任意地穿越马路、驾车的时候横冲直闯、以开快车、随意地闯红灯为能事。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礼貌用语,出言不逊、甚至动辄与人顶撞、甚至大打出手。像中国人在古迹上刻字、在飞机上打架等等丑闻,不一而举。中国人所到之处,可以说不受欢迎。

法广:同为华人,但香港人、台湾人、新加坡人为何也不喜欢来自大陆的中国人?你书中说,中国人、香港人、台湾人,同种、同文、不同质,怎么解读?

陈破空:我们看到在中国人大量地去香港、大量地涌去台湾、大量地涌去新加坡,在这些华人社会,中国人成了人数最多的游客。但即便在这些同文、同种的地方,中国人也不受欢迎。像香港人和台湾人把中国人称为“蝗虫”。而新加坡人用“小龙女”这种贬称称中国的女性。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关键还是中国人的表现,制造了同文、同种、不同质的一个印象。我们知道,香港是自由的香港,台湾是民主的台湾,新加坡是法制的新加坡。为什么中国人的表现跟他们不一样呢?那些地方的华人能够守规范、能够将文明、讲礼貌,但是中国人却做不到。甚至经常是大闹机场、或者是跟当地人冲撞。那么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的不同,制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一种差距。其实我们看到一个地区的制度可以调节国民性。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国民性。败坏的制度可以培养出败坏的国民性。像民主的台湾、自由的香港、法制的新加坡,各自都有培植优良国民性的制度基础。但是中国由于腐败、由于守旧、由于独裁,它却有催生遏制国民性的基础。所以这种制度因素在其中起很大地作用。我们看到同样的人种、同样的文化、同样的历史传承,由于在近代所衍生的制度不同,带来国民性的很大的不同。具体举例来讲,以前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我看见那些百货公司都会有个老师傅坐在木椅上,一有顾客进来,他就说 “提高警惕、严防小偷”。他那种口气,好像是提醒、也像是警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一个进来的顾客都好像被他怀疑的对象。但是我去台湾访问就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后来我在百货公司的货架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录影中请微笑。我开始不理解这句话,后来就明白了:同样是防范偷窃、同样是用中文,而台湾人的表述是那样的文明、跟中国是那样的不同。还有像在台湾、或者香港,那些厕所,小便池标出的是: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但在中国是什么标志呢?中国居然说是:禁止大、小便,违者没收作案工具。或者说:随地小便,烂掉小鸡。甚至说:随地大小便,全家断子绝孙。像这些口号非常地惊人。中国还有一些计划生育的口号甚至说: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像中国不仅有行为暴力,而且有语言暴力。所有这些细节上,都跟台湾、香港、新加坡形成了鲜明地对照。所以这些不能不让台湾、香港、新加坡人对现在从中国大陆出来的中国人另眼相看。说他们是蝗虫。在非洲甚至说中国人是“蛀虫”。所以中国人到任何地方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在加拿大骗取福利、在纽约这些开餐馆的中国人都是公开地偷税、漏税;所有这一切,我想给外界、哪怕是同文、同种的华人带来非常恶劣地印象。

法广:您是否想过:写书批判中国人,会得罪部份中国人?对此,你是否有心理准备?

陈破空:是,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家丑不可外扬。那么写书批判中国人就相当于杨家丑。不过,我相信,我写的书是以事实为根据,有充分的信息、有符合逻辑的分析。以前台湾作家柏杨写过《丑陋的中国人》。还有香港作家钟祖康写过《来生不做中国人》。《来生不做中国人》这个标题本身是中国社会自己的一个调查。就是2006年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接受调查的人中,65%的人表示:来生不愿作中国人。我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中国的国民性有所认识。这种国民性不仅有历史和文化的劣根性,也有整个社会的道德崩盘,还有政治制度的深度弊端。所以我写中国人基于事实、符合逻辑,我相信能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了解。那么有部份中国人可能会持反对意见、或者感到不舒服,但是我对此有心理准备。因为中国人本身劣根性里面有一个不愿意认错、不愿意针对现实、不愿意自我挖掘这么一个特点。这本书,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是一剂猛药、一剂重药,来救治这个民族。是一个当头棒喝,让中国人清醒。我想作为十三亿的中国人,世界最多的人口,如果中国人能够惊醒、能够弃恶扬善、能够尤其是摒弃制度所带来的这种劣根性,这对人类是一个最大的改观,也对人类是一个最大的贡献。

法广:与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所著《丑陋的中国人》相比,您对这本书作怎样的比较?

陈破空
:台湾作家柏杨名气很大。他写过《丑陋的中国人》是基于世界上已经有别的一些书,比如说《丑陋的日本人》、日本人写的,或者是其他民族写的批评本民族的书,他就相应取的《丑陋的中国人》的书名。但是我们看柏杨先生的书,他基本上是从生活中来看中国人的一些恶习、陋习,或者谈一些社会现象。他并不触及到更深层的中国的问题。即便是触及历史和文化,也都是比较浅。我写这部书,是更进一步。我主要是写当代中国人,也兼叙古代中国人。写文化的根源、历史的根源、也写当今制度的根源。不像柏杨先生那样只触及生活,我也触及政治。因为中国人的问题是一个上行下效的问题。如果不写政治、不写制度、不写领导人的问题,把中国人的问题是写不清楚的。人的问题是一个很长久的问题。要改善人性,是一个很长期的工程。但是改善制度,可以立竿见影。所以如果中国人可以改善制度的话,中国人的国民性能够向正面发展。假以时日,我相信,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可以医治的,很多劣根性是可以根治的。

 

《不受欢迎的中国人》
香港田园书屋总经销
http://www.greenfieldbookstore.com.hk/index.php/books?task=view&id=327&catid=3
香港开放出版社出品
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2248
日本扶桑社
http://www.fusosha.co.jp/books/detail/9784594071516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