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日本教科书审定:中国的反应为什么与韩国不同?

发表时间:

日本文部科学省4月6日公布了2016年度开始使用的初中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和新教科书的内容,首次通过把钓鱼岛(尖阁诸岛)、独岛(日本称竹岛)、和北方四岛明确记载为“日本固有领土”的全部中学社会科教科书,在慰安妇问题上也有“模糊和减轻日本罪责”的大幅削减之举,对此韩国反应激烈,而中国却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与以往的态度不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东京专栏
东京专栏 RFI
广告

在这些教科书中,不仅将这些有争议的地区记载为“在历史上、地理上、国际法上都没有再议论余地的日本固有的领土”,而且详细记述有关这些领土“为何属于日本”的历史过程,其内容的份量是以往教科书的两倍多。2010年度上次检定时,7本历史类教科书中只有1本提及“尖阁诸岛”和“竹岛”,而此次8本教科书全部提及。一些教科书修改了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方式,如把现行版本中日军“杀害了众多俘虏和居民”修改为“波及俘虏和居民,出现了众多死伤者”,另有教科书删除了“日军的暴行遭到谴责”等。

对于这次教科书检定,韩国和中国的反应的不同,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反应的速度不同。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第一时间6日下午发表声明表示谴责,而中国官方6日没有发表见解。

第二,反应的强度不同。韩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赵太庸当地时间6日下午召见日本驻韩国大使别所浩郎表示强烈抗议,韩国国会还在4月14日的正式会议上,通过了《声讨安倍政权侵夺独岛所有权及歪曲古代史的决议》,而中国仅在4月7日,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出面表示,中方对日本国内有关动向表示严重关切。

而在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了日本右翼团体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综合看来,那一年教科书“美化战争”程度还不如今年严重,但是中国的反应却是十分激烈、迅速,当年4月5日下午,外交部领导成员乔宗淮奉命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而那一次韩国却比中国晚了一拍。外交通商部次官李泰植直到6日才召见日本驻韩大使高野纪元,代表韩国政府就教科书问题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中国在日本教科书审定问题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呢?

首先,虽然日本宣称努力改善日中关系和日韩关系,但是对改善日中关系所投入的力量却大于改善日韩关系。日本有些外交人士认为,中国在领土问题上与日本的冲突虽然比日韩之间激烈,但是中国有“大人风格”,重视实际利益而不感情化,而韩国有感情化、情绪化的倾向,一旦关系恶化,改善起来比较慢,因此应以中国为主攻对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去年日本内阁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议后就再也没有攻击中国,他们极力避免挑战中国,并实现了首脑会谈等一系列日中关系的解冻之举,而日韩关系的改善进展不大,首脑会谈一直没有实现,甚至在2015年版《外交蓝皮书》中,日本还删除了与韩国“共同拥有自由、民主主义、基本人权等基本价值和利益”的话。

中国对日本努力改善日中关系的意向也心知肚明,而这次教科书审定,也不过是2014年1月日本政府制定的“在历史、领土问题上要反映日本政府统一见解”的新审定标准在这次审定中的落实,因此中国也没有把这次审定看做是“新的挑衅”。

第二,3月底以后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得到50多个国家响应,中国在亚洲与世界“以包容反包围”的大战略框架已经成形,日本也成了这个大战略中争取的对象之一,如果能够争取到日本参加亚投行,就会进一步瓦解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使美国不断承认与中国共同建立世界秩序,平分秋色的现实,因此反日批日的小战术,必须服从这个争取日本的大战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