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香港老左吴康民为杨光叫屈指策划暴动另有其人杨只听命新华社

曾经连续担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年前获得时任总理温家宝家宴招待的香港老左派代表人物吴康民,在香港工运领袖杨光死后引起多方的非议之际,撰文为杨光叫屈,指1967年香港暴动发生连串多起炸弹及纵火导致多人死亡的暴行,与时任反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主任的杨光无关,并形容杨是一个“平实、听话”的人,吴更指出,杨没有决策权,凡事都要听命新华社。

路透社/Petar Kujundzic
广告

杨光早前病逝,香港政府署理特首林郑月娥和劳工局局长张建宗发表悼念声明,指当年出任工联会会长的杨光,对香港劳工事务热心及贡献良多。但当年丧生在左派暴徒烈火中的反共电台评论员林彬,其所服务的电台的一个节目,形容港府对杨光之死如丧孝妣,是“一错再错”,当年董建华特首颁发杨光香港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是一错,死后又帮他粉饰过去的暴行是再错。

吴康民19日在明报以“为杨光辨诬 还‘六七’真相”为题撰文指出,香港当年由一宗劳资纠纷引发的“反英抗暴”斗争,并非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乐见,而源于不同因素,包括港英政府以老殖民主义管理香港,令香港基层不满,再加上大陆极左派“四人帮”鼓吹斗争。香港新华社为了自保,迎合四人帮,遂成立港九各界同胞斗委会。

文章指杨光被推举为斗委会主任,但他只是“一切听指挥”,没有决策权,凡事均要听新华社命令。吴康文指,在斗委会成立不久,杨光就成为港英当局的监视及追捕对象,他率众到总督府示威后,连续数月躲入中国银行(旧址)大厦顶楼。

吴康民提出,当年“要放真假炸弹,以至炸死北角无辜小童,暗杀在电台上叫嚣反共的广播员林彬,都不是杨光作出的决定”。他推测以上行动的执行者可能是“某些工联会的属员”,但指挥者则“另有其人”,杨光只是一面“空头旗帜”、“傀儡”,未有参与实质工作。

他指,杨光“平和但缺乏主见”、“听话”,“一生淡泊自持”,绝非“工人贵族”,而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但因“文化不高,缺乏辩才”,故称不上出色的工会领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