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北京话题

复旦校庆官方宣传片涉嫌抄袭国外 凸现中国山寨大国本色

发表时间:

5月27日,迎来110周年校庆的上海复旦大学,发布了2015年新版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但是,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其内容与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相似度极高,有抄袭之嫌疑,遭到网民的群殴。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针对这种抄袭的指控,复旦大学一开始还是死鸭子嘴硬,死不承认,但挺了没多久,就悄悄地撤下了这部片子,制片人也给出了公开道歉。

北京话题
北京话题
广告

作者纸上建筑的文章说 ,笔者对照观看了山寨片和原版,应该说,既不是神似也不是形似,而是形神兼似!  从故事背景到拍摄手法,乃至多处具体细节,几乎无所不抄:人家宇航员穿宇航服戴宇航帽,复旦版则是穿航空服戴摩托车帽;人家逛图书馆复旦也逛图书馆;人家有蹦迪,复旦也跟着蹦迪;就连个一闪而过的小金鱼镜头都没放过……简直让同胞们惭愧的五体投地。

同样令人羞愧的是,复旦方面一边坚决否认抄袭,一边又悄悄把宣传片撤下了,既然号称是“独立创作”你又心虚什么呢 ?如此看来,百年复旦的校名可以改一改了,叫“复印大学”还差不离。就在该片被复旦紧急撤下3小时后, 一个新版宣传片刚刚悄然上线,便立即有网友指出, 新片明显抄袭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宣传片,这可真的是让人无语了。不仅如此,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的一个标识也被网友指出,与早前苹果一款产品Touch ID的图标极其“神似”。甚至还有网友称,通过镜面对称、翻转处理后,发现两个标识几乎一模一样!

对此,作者夜半挑灯看吴钩的文章点评说,办个110周年校庆,复旦大学也不容易,虽然抄袭不光彩,偶尔抄袭一下咱也可以理解。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复旦大学一下子就来了个“三连抄”。而且在网友指出后还不知悔改。这也太不拿自己的名声当回事了!众所周知,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也是当前中国顶尖学府之一。可谁又能想到,一个成立百年的中国顶尖学府,居然干什么都要抄袭别人,难道连一个校庆宣传片和标识,都不能“自主研发”吗?

作者许锡良的文章说,可以看出,为了一个校庆,复旦校方倾尽全力,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没有自己独立创意的东西,除了抄袭山寨,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法子。有人开玩笑说,前面抄袭日本东京大学的,更换之后,又是山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宣传片。复旦大学怎么对二战之前的法西斯国家那么感兴趣呢?是不是有臭味相投,情不自禁的原因呢。

有些时候,你不肯承认自己是鸭子,但是,看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还是像鸭子,其实你应该就是一只鸭子了。究其原因,有自由的地方,才会有真正的创意,复旦山寨风波不是偶然产生的,在自由思想丧失的地方,也就只配有这种山寨的水平了。要知道,这种事情也不仅仅只是复旦才会有,其实在中国更多的大学,甚至就连复旦这样的山寨水平都达不到呢。复旦大学官方已经出来致歉了,这至少说明复旦大学,虽然没有什么创造力,起码还是有点诚意的。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智慧就是诚实,懂就是懂,不懂就不懂,能创造就创造,不能够创造的话,就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是一个呆瓜。呆瓜本身并不丢脸,不懂装懂,山寨剽窃才是最大的丑陋。那么,复旦到底是一只什么“蛋”呢?虽然复旦的“三连抄”确实令人大跌眼镜,但其实想想也不能全怪复旦。中国的大学多年来所追求的只是出大官、盖高楼大厦,以及赚大钱,又有谁会甘于寂寞,潜心创新,钻研学问呢?

夜半挑灯看吴钩的文章又说,回顾民国时代,中国之所以大师辈出,风起云涌,但自从1949年之后,为何却连一个大师都培养不出来,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 决定了中国只是一个不能创新,只会模仿、山寨、复制,即使大学也概莫能外。然而,如果连大学都只会模仿抄袭,不求创新,谁还会创新呢?我们还指望谁能去创新?没有创新,什么都只能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一切都受制于人,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高层领导最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如果连复旦
这样的顶尖学府,也是一只只会抄袭的“蛋”,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世界强国之梦,或许就只能是在“扯淡”了吧 ?!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