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侯志明:六四——禁止纪念的日子

发表时间:

六四天安门事件26周年的前夕,法国著名汉学家、团结中国协和主席玛丽•侯志明女士(Marie Hotzman)在法国世界报网站刊登纪念文章,标题是:六四,被禁止的纪念日。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侯志明在文中写道,自从1989年6月3日午夜至4日凌晨发生这场灾难之后,在海外的中国人每年都试图纪念数千位六四遇难者。而中国国内的人们却已大多已将他们遗忘,当然,这是中国当局刻意进行的信息封锁以及混淆是非的宣传的直接后果。

1989年的7月14日,法国隆重纪念法国大革命两百周年时,当时流亡在巴黎的六四学运领袖曾经被法国文化部长雅克•郎邀请成为纪念仪式主席台上的嘉宾。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国学生头上缠着白布为那些在天安门广场上死难的同胞们戴孝。1999年,六四十周年时,全世界的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成千上万的香港人汇聚在香港维园参加了纪念六四的烛光晚会。六四二十周年时,虽然纪念活动组织者们已经开始失去信心,但是,六四对各国媒体、人权组织尤其对香港民众来说依然是一个象征性的日子。去年六四二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虽然在全球别的地方相对有所减弱,但是,在越来越受到北京压制的香港,纪念六四与捍卫香港民主以及政治权利融为一体。

然而,在今年,纪念六四二十六周年之际,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许多活动分子都已经心灰意冷。参加纪念活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六四的惨痛记忆在官方的审查制度,个人的自觉自律,在他人的冷眼观望以及多次的痛心失望中逐渐变得淡漠。而中国官方却恰恰相反,不仅没有任何放松,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自从2012年中国主席习近平上台之后,当局参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将中国国内的任何反抗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包括资深记者高瑜以及维权律师浦志强在内的多位知名人士都被送进监狱;著名异议艺术家艾未未被禁止出国,不能参加在任何国家为他举行的作品展;异议作家廖亦武不得不流亡国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继续被囚禁在监狱中;当局禁止积极关注中国社会问题的外国记者在中国工作,美国资深记者慕亦仁(Paul Money)从去年开始就被北京当局禁止入境;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今天居然也遭到临时拘押。在被中国监狱关押多日之后再被遣送回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遭到此一特殊的“待遇”。这些事件目前外界还知之甚少,因为当事者担心对中国国内的亲友造成危害,到目前为止始终拒绝向外界公开任何消息。但是,他们的行为在无意中协助了中国当局掩盖其不择手段、残酷镇压的真面目。

文章最后引述被中国当局于2012年判处12年监禁中国诗人李必丰的诗句:

在这个国家,我们只有冬眠

但冬季过早地来临

我们的树木开始乾枯

我们再也没有养份去供奉

於是我们的黑髮被岁月的雪

冻得渐渐斑白

我们的皮肤像龟裂的田野

冬季来了

我们都爱冬眠

心臟累了

血液累了

文章最后感叹说,至少在法国我们还没有被剥夺纪念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最大悲剧的权利。

法国各报头版头条

周三法国各大早报头版开篇各有侧重。右翼费加罗报聚焦法国国民议会周二一审通过的劳资对话法,认为原本旨在简化劳工法的议案在被议员多处修改之后,反而给企业增添了负担。左翼解放报则公布了该报对法国六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调查报告,指出高度污染的空气四处弥漫,巴黎、马赛等大城市的街头以及地铁站甚至居民室内的空气污染指标都严重超标。巴黎最大的查特来Chatelet 地铁站的污染指数远远超出路面车辆集中的十字路口。对此,大巴黎地区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逐渐改用电动刹车系统,并且更新地铁内的通风设备。法共人道报与财经报纸回声报同时关注欧盟对希腊提出的财政议案,但两者的立场截然不同。回声报的标题是为了避免希腊财政破产,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希腊提出议案。而人道报的标题则是:默克尔、奥朗德、容克、德拉奇、拉加德,这些债主们召开秘密会议旨在强迫希腊投降。天主教的十字架报则聚焦法国的中学教育改革方案,指出在改革方案实施之前,政府教育部门今天开始就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展开讨论。

周三解放报简要报道了周一发生在长江上的翻船事件,指出船上的乘客大多是60至80岁的退休人员,他们都在上海的同一家旅行社购买了船票,该船的运载量是534人。中国交通部官员强调说,轮船并没有超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