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滕彪与何频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解析六四今日的影响

发表时间:

26年前的今天,中国军队坦克开进天安门对静坐在广场上和平抗议的学生,进行清场。现在26年都过去了,这个腥风血雨的一天,却仍旧深深刺痛当年受难者家属的心,难以磨灭,因为中共当局迄今都没有释放出任何悔意,更不用说承认自己的暴行为六四平反了。不过,今年在中国境外,许多华人这几天陆续举办纪念六四的活动,美国国会也于昨天周三举行相关听证会,就此本台在听证会前夕采访了以作证人身份与会的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滕彪律师与明镜出版集团总裁何频谈一谈本次听证会的细节。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滕彪:当今中国社会心理的犬儒主义、消费主义起源于六四

记者首先问滕彪受邀出席听证会的源起,他解释说5月时他去华盛顿开会,当时见到了国会的人,他们说正在准备一个六四听证会,以讨论从89年到现在的中国人权状况等等,而他自己也准备通过这个听证会来让更多的人认知到中国严峻的人权问题。

接着记者提问中国人权今天的状况与“六四”之间的关系,滕彪回答称:“我个人的观点同时有不少学者也认同的观点就是,六四包括民主运动包括民主屠杀,它对中国现在的政治、社会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这我们可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强化了一党制,让中国这种体制得以保存,而且中国很多问题都跟六四有关比如说:官民冲突,腐败问题和意识形态的危机。此外,中国社会问题包括中国这么多年的经济腾飞也都与此有关。另一方面,六四对中国民间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当时的恐惧到后来社会的心理,逐渐地变成一种犬儒主义、消费主义,那民间的一些抗争也往往会联想到六四的屠杀,也就是说,如果再有民间大规模的抗争的话,共产党会不会再开枪再出动坦克,这也影响到中国的社会心理,对民间另外一个影响力,就是我们参与积极推动的维权运动和其他的公民运动都是在89年的民主运动和之前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当时持不同政见人的抗争,也很难有后来的维权运动的发展。所以,在多方面中国的政治、社会、人权等等和1989年是分不开的。”

何频:美国对中国人权进步的关心不够 也应警觉六四渐被淡忘

同为本次听证会的作证人明镜出版集团总裁何频则对记者表示:“美国这样一个听证会是一个美国国会给关心中国人权人士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是一盏孤灯,就是说孤立的灯光。对美国整个政治理念,大部分的精明商人或者是美国相当多的政客,是无视于中国人权的退步、无视于中国现在政治生态的恶化,只是出于他们经济的目的、出于他们短视的政治诉求和中国政府妥协,甚至和中国政府把酒言欢,正是美国政府这种对中国人权轻视的态度成为中国人权倒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自由民主的价值不只是美国的一个国家的价值,是整个人类的价值,如果整个人类自由民主的价值得不到保护的话,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也会受到轻视,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之间,美国对中国人权进步的关心程度不够,光只有这么一个平台是远远不够的。继续如此的话,也会危害到自己。”

然后,记者问他目前在美国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关心六四真相与举办纪念活动,对吗?何频认为:“是的,有些年轻人他们的悟性,对历史了解的渴望,或者他们认真的程度,都是令人惊叹的,但这并未成为主流,这只是一股新力,更多中国的年轻人对六四这段历史是茫然无知的,他们沉醉于中国今天的国力和经济的成就,对制度性本身的危害程度,认识是不高的,因为他们接触的是完全被控制的、垄断的,或是经过反复修改的教科书,有极大的争议与误导性,他们真的是受此影响,我觉得应该承认,六四的今天26年过去了,不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是更多的人已经淡忘了六四,更多人已经不背负六四的残罪,甚至有一些人他认为如果没有六四镇压的话,中国经济就不可达到今天的这种程度。那么这样一个价值支碎破离的方式,无疑是对六四死难者不尊敬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中国长期放在一个不稳定的政治坏境中间,也就是说,中国离自由民主这么一个体系,始终建立不起来。”

据听证会主办方史密斯众议员和鲁比奥参议员的介绍,这次听证会主要是对比1989年和2015年中国当局在处理民主、人权和反腐人士方面的异同,检查中国在尊重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方面有无进步,评估中国今后的政治走向和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并对如何加强美中关系提出建议。

最后,记者非常感谢滕彪与何频两位作证人接受采访与他们精辟的讲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