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长江船难“丧事喜办”引发质疑与批评

发表时间:

6月1日发生在湖北监利的长江船难事件已经过去五天,中国官方宣布14人获救、97人确认死亡,仍有300多人下落不明,考虑到实际生存条件,失踪者生还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五天时间里,中国媒体罕见有深入调查事故原因或追究责任的声音,却发表大量“正能量”报道,显示出当局“丧事喜办”的操控手法越发纯熟。

要闻分析
要闻分析
广告

早在船难刚刚发生时,就有多位媒体人透露称,中宣部发出紧急通知,下令各省区市一律不准派记者到沉船现场采访,已到现场的一律召回,并要求各媒体报道时一律用新华社通稿,电视画面则一律使用中央电视台提供的画面。

随后,船难现场周围区域开始排查并限制媒体记者。但在总理李克强的拍板决定下,35家驻华媒体共79位记者登上官方安排的大巴,去事故现场进行了集中采访,为外界展示出一定的开放姿态。

但是在中国舆论圈内,无论是老牌的“南方系”还是新兴的“财新系”,截至目前都很难看到深度调查和精准分析。相反,各种鼓吹“正能量”的文字充斥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空间。

“正能量”金字塔的四个层面

粗略观察之下,这种“丧事喜办”的正能量主要来自四个方向:传统文宣、新兴媒体、外围大小V和普通网民,自上而下构成一个金字塔的多个层面。

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文宣工具,在此次船难事故中表现依然突出。例如由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梁相斌、熊金超、陈俊采写的通讯《生命大救援  长江“东方之星”游轮救援纪事》中,开篇就歌颂“江水无情,人间有爱。东方之星游轮1日夜翻沉长江后,在长江大风大浪中持续进行的国家救援行动,谱写一曲万众一心的壮歌。”该文以一种“史诗般”的笔调宣称,“400多个生命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生命高于一切,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救援就此在长江上展开”。

同样,“新华社中国网事”官方微博6月5日的例行晚安贴构成了新媒体上的抒情样本:“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眼前的夕阳是多么美好,“东方之星”依旧远航,带更多的人去看未知的世界。明知世事没有如果,我们依然在守候生命;明知不可能,心中却在祈祷奇迹。残阳如血,魂兮归来,凝重肃穆的异样氛围,让思念和追忆定格永恒!”

这条“抒情晚安贴”的留言中不乏众多网民响应,蜡烛图标连成一片,但也有网友(@踏歌而行888)讽刺说,“如果事故发生在韩国,民众要向总统丢鞋了;在日本,首相要引咎辞职了;在德国,内阁要被解散了。在某个地方,民族大爱就要开始升华了。”

此外,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赞扬参与搜救的潜水员,标题是“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啦!”更被批为消费灾难的恶俗行径。

如果说传统文宣工具习惯性地表现出强势的国家主义,并伴随着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化风格,那么新兴媒体中的代表  澎湃新闻则展示了一种文艺青年式的抒情风格。

船难发生后,澎湃新闻倾注极大的报道力量,首页往往有一半内容和船难有关。但同时也因为露骨的煽情风格而饱受批评。例如其记者周琦的报道《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么悲伤的水域》,为参与救援的潜水员唱赞歌,但因为标题浓厚的文青风格而备受争议。

同样,一篇《孩子别哭,我在长江,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虽然标题来自网友转贴的诗句,但因为把悲剧浪漫化,遭受严厉质疑。媒体人“青媒素”在新浪微博上讽刺称,“愿@澎湃新闻,早日回到长江母亲的怀抱”。

在创办之初,澎湃新闻就以一篇文青色彩浓厚的《我心澎湃依旧》引发非议。有观察者认为,该网站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听命于上海市委宣传部,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扮演独立媒体角色,而是当局更市场化、更有弹性、更精细化的产物,是《环球时报》的商业民族主义日益破产时的市场化升级产品。这次长江船难后的报道风格更凸显出这一点。

在上述两方面的感染下,活跃在社交媒体工具上的各种大V小V也纷纷发表抒情感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拥有16万粉丝的旅日华人、“日本新闻网”和“亚洲通讯社”创办人徐静波,他在微博上抒情称“绚丽的晚霞,照耀着你们的生命!那出水的瞬间,天地江河同辉”。很多网友被这种言论所激怒,甚至以粗口回应。

而在以“普通网民”名义发出的声音中,一个常见倾向是以“小民”的感恩戴德心态,同官媒的国家主义直接呼应。例如网民@动脉影 在事故发生不久,就发帖称“今天这么多关于沉船事故的新闻里,我最感动的是为了降低水位方便救援,三峡大坝蓄起了水,是通过水库的水从每秒1W7立方米降到7000立方米……从这看到这种统领全国人命为重的责任与能力,真的很怀疑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有没有这种魄力与能力。”

媒体人的质疑与批评

这次充满正能量的事故报道,很容易让人想起起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的“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七年前的这首诗虽然显得突兀,却预示了新时代文宣工作的基本方向。

五天以来愈演愈烈的“丧事喜办”,激起了一部分内地媒体人的质疑和抗议。前《中国周刊》主编朱学东感慨,可以用“魑魅魍魉”来形容近期关于灾难的报道。

以严肃访谈节目《佳访》博得好评的主持人李佳佳在微博上质疑称,发生死伤如此惨重的突发事件,在把丧事往喜事办的主旋律之外,这次几乎难觅完整还原过程、兼顾探究背景的深度调查稿。核心追问依然未获解答:事故原因、相关责任、经验教训、家属安抚、隐患排查以及合理预案。这些或许比表彰和煽情更重要些。

媒体人沈亚川(石扉客)特别针对新媒体指出:“官媒中,尽管僵化保守的文宣手法是主流,仍不乏功力精湛的前辈,虽然过于持重谨慎,但极少会完全颠倒黑白抹杀良心,至少懂得如何守住最低底线。倒是现在一帮所谓熟练掌握互联网语态的新鲜血液进去后,自恃机巧,以卖萌为天职,视舔菊为本分,无知者无畏,执笔行事完全无视最基本的人伦天理与道德良心。”

文化学者王晓渔找出自己2010年的旧文,发现还能完美契合此次事件:“对于盛世来说,灾难是巨大的污点。但是,盛世轻松地消解了灾难,发明了温情脉脉的灾难美学,灾难的残酷性被救灾的好人好事取代,救灾者成为主角,遇难者成为配角  灾难美学代替了灾难反思。”

在现场参与报道的外媒职员@虫子在北京感慨称:“灾难发生的越来越多,这个国家的经验也越来越多,包括怎么应付媒体,包括怎么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平台上说合适的话。”

这次“丧事喜办”的全力开动,甚至让亲体制的舆论活跃分子都看不下去,此前在朝阳公园约架事件中为吴法天“助拳”、在李承鹏签售会上递菜刀的“胡杨麟”(吕鹏)隔空喊话称,“宣传的时候低调点,别动不动搞什么感人瞬间之类的,闭嘴就好,没人以为你是哑巴”。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