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北京话题

长江沉船救援行动 官媒为掩盖过失大唱赞歌

发表时间:

针对近日长江沉船的救援行动,《人民日报》客户端6月5日发布了一条微博,题为:《4天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引发公众舆论说不出的愤怒。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有网友说,对于这八个所谓的“感动瞬间”,越看越觉得《人民日报》很无耻,难道我们的泪水真有那么廉价吗?《人民日报》八个感动的第一条是:总理飞机换汽车、汽车换轮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大雨中向遇难者遗体默哀。

北京话题
北京话题
广告

对此,作者维扬卧龙的文章点评说,在现代制度下,中国总理不是封建时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是我们全体公民的公仆。中国的老百姓遇上这样的大事,他赶到现场协调指挥,这是他的义务,有什么好感动的?我们平民百姓遇上急事赶路,飞机火车轮船连着上也是正常的!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死者为大,总理向遇难者遗体默哀,这也很正常。在国外要是出了此类大事故,甚至还会降半旗。责任重大的,领导人本人甚至都有可能引咎辞职呢。

为啥到了我们东方古国,这就要被看成是无上的恩典,亲属和公众必须都要感动莫名呢 ?四百多人生还的希望渺茫,却把《人民日报》感动得稀里哗啦,这不是得了精神病是什么?《人民日报》感动的第二条:潜水员救上两位生还者,致敬潜水员的努力,致敬生命的奇迹。不过,相对于那四百来条性命,我们在致敬潜水员之外,是否更应该反思的是,相关救援方案是否科学和及时呢?

为什么去年韩国世越号遇难,生还率达到36%;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生还率还有32%;1949年“太平轮”瞬间沉没,生还率也有8%,发生在大海上瞬间沉没,都能有这么高的生还率,而发生在内陆长江上的此次船难,生还率却只有区区3%呢!这充分说明,我们之前根本没有科学的救援预案,所以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在第一时间拿不出现成的应急预案,尽快抢时间救人!只能被动的边摸索边做,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人民日报》感动的第六条是:指挥所内,多位部长、将军和专家,挑灯夜战营救方案。这个感动的理由究竟在哪儿?如果有事先的科学预案,至于像现在这样临时抱佛脚么?没有他们的失职,没有他们的磨磨蹭蹭,至于生还率这么低吗?不追究他们的失职,还想要让民众感动,真是毫无道理!也有评论写道,官媒极力渲染想让人们感动,但为什么还要刻意强调,那些到场领导干部的头衔呢?几百条生命就生还了14 个人,你又让我们如何感动呢?

网友宋胜利转载作者湘女多情51的文章说,相信这绝对是世界人类史上最丧心病狂的奇葩!什么叫流氓国度?一百多年前泰坦尼克号沉没后,有700多人获救,全部都是妇女儿童,船长及大副水手等均随船沉入海底。一百多年后,某国客轮在长江主航道上遇险,400多名遇难者,全部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船长和轮机长第一时间弃船逃生,而且全部都穿着救生衣,事发3个小时后船长才发出救助信号。

况且,这14名幸存者中,有7人是自己游上岸报警,5人是漂泊到下游的岳阳等地获救,在长江船难现场救起的,仅有 2人。无论新闻怎么卖力,在信息化的今天,要想再把丧事办成喜事,已经没那么容易了!灾难救援的样板戏年年上演!最让人恼火的是,央视自始至终都在播放,各级领导指挥救援的画面,却偏偏没有播出遇难者家属的哪怕一个画面。好一场气势磅礴的救灾诗歌,可真正从沉船中救出的又有几个人呢?不好意思,只有二个人。

这场灾难的新闻主角,原本应该是那400多位遇难者及其家人,但我们的新闻管制,却活活地剥夺了他们的声音,将一场灾难新闻变成了由官方主导、彰显党和政府英明的救灾新闻。一艘建造了20年,已经进入老年状态的客轮,带走了400多条生命,这是国难,应该举国同悲。但我们看到,灾难造就的却是英明的领导、英勇的救援人员,甚至最帅的男人都来了。对于灾难,官媒已经习惯了那种庆功式和喜庆式的报道。

作者周丕东的文章说,要把参与指挥的官员,个个都刻画成尧舜禹一样万众瞩目的人物,要把参与救援的人员,都描绘成最帅、最美、最勇敢的人。在营救的紧要关头,官媒一些矫揉造作的新闻标题,引来的却是全世界的嘲笑。我们面对的是400多条生命,争取多营救一个幸存者,就是给家属最大的安慰,这是需要实实在在去做的事,但官媒却偏偏要用尸体垒起颂歌,这像是新闻工作者干的事吗?

在大灾难面前,战斗在第一线,是各级官员的本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部认官兵及其他救援人员参与营救,也是职责所在。拿纳税人的钱,替纳税人办事,这是基本的工作,就应该默默无闻尽心尽力。相反,媒体在如何讴歌正能量上费尽心思,把参与搜救的本职工作,报道成各路英雄豪杰尽显风流的盛会,于是抢救变成了作秀。网上有质疑的声音,遇难者家属情绪过激,这原本都属于人之常情,有什么可大惊小怪呢?

如果没有互联网,也许我们一无所知,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正能量”面前,我们为领导点赞,为英雄感动,但却唯独忘了为遇难者悲痛。其实,客观真相才是战胜一切谣言、质疑的最有力的武器。救灾是职责而不是贡献,民众需要知道的是救灾速度、救灾进程、救灾结果,不是表演艺术,请中国官媒保留一点起码的新闻操守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