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北京话题

曾被中国视为洪水猛兽 昂山素季为何变身北京的尊贵客人

发表时间:

据新闻报道,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领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已于6月14日结束访华回国。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谈到此次昂山素季访华,有评论写道,这位女士身上至少贴有三个标签:一是反对党主席,二是提倡非暴力民主的政治家,三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这三个标签一个比一个敏感,一个比一个要命。众所周知,北京内心深处并不喜欢反对党,也不愿意和反对派人物有过多的交往,除非是情势所迫或别有所图。

北京话题
北京话题
广告

作者杨佩昌的文章说,对于中国来说,那些搞民主的政治家,几乎等同于国外敌对势力,只是不愿明说而已;至于诺贝尔和平奖,那就更是西方用来捣蛋的工具,甚至就是羞辱中国政府的某种阴谋。既然如此,中国为何还要邀请这样一个原本不受待见的敏感人物,来华访问呢?这还要从中国与缅甸军政府的微妙关系说起。在过去几十年里,缅甸在世界上极端孤立,只有中国一直在慷慨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投资,助其苟延残喘,度过了难关。

网友宋胜利转载作者赵灵敏的文章说,在那个年代 ,中国在缅甸的投资可谓是一家独大,但自从2010年底缅甸民主化以来,中国被批准的投资额便一落千丈。不仅投资额高达36亿美元的密松水电站,被缅甸政府突然叫停,使得这笔巨额投资打了水漂;就连莱比塘铜矿也是一波三折,屡遭当地民众抗议。此外,中国几乎即将到手的高铁项目也鸡飞蛋打。随着泰国与日本高铁项目的签订,中缅高铁项目也随之泡汤。

原因很简单:如果泰国和日本合作,则缅甸等东盟国家只能采用日本的制式和标准,因为在东盟境内不可能同时运营两种标准的高铁。泰国高铁项目花落日本,这意味着中国全面退出了东盟的高铁市场。究其原因,是游戏规则变了。在民主化之前,缅甸面对西方的制裁毫无选择,不得不依靠中国。 在民主化之后,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橄榄枝,缅甸多方下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了其本能的选择。

杨佩昌的文章又说,其实,中国与缅甸的上述摩擦,也算不上多大的事,只不过有点恶心中国而已。中国什么都不怕,就怕丢面子,而缅甸军政府恰恰在果敢问题上,让中国政府颜面尽失。从2012年起,缅甸军方的炮弹便经常飞到云南,造成了中国边民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到了2015年,缅甸更是变本加厉,完全不顾及中国的感受。对此,中国外交部多次紧急召见缅甸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缅甸军政府根本就懒得搭理邻居这个大国的抗议。被一个小国弱国如此欺负,再不采取实际行动回应,就有点不好意思了。6月2日,中国在中缅边境举行陆空联合军事演习,尽管中国军队很强悍、军事技术高精尖,但缅甸这个蕞尔小国却完全没有一丝畏惧,反而予以强硬反击称,缅甸从来不惧怕和接受他国的压力。如果缅甸是个像美国那样的大国,中国完全可以指责缅甸, 这是在搞颠覆和包围中国的阴谋。

如果缅甸是个像印尼那样的中等国家,把中国渔船给击沉了,中国也可以一言不发;但缅甸这么小,欺负人还如此不打折扣,这又叫人情何以堪呢?你要是真的打它一耳光,国际社会就会说你这是以大欺小;你继续搞此类吓唬人的军演,人家居然一点也不害怕,这对于中国来说,还真是个不小的麻烦。面临眼前这个“打不行,不打也不行”左右两难的处境,中国忽然发现了一招妙棋,这就是,邀请缅甸反对党领导人昂山素季访华。

综上所述,作者吴鸿昌的文章点评说,中国政府历来是以内政决定外交的。比如,在那个鼓吹 意识形态革命的时期,凡是世界各国反政府的组织,几乎都曾得到中国的赞美和支持。现在,国内维稳压倒一切,所以,各国反政府的势力都不再受欢迎。那种意气用事的外交,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当年东巴基斯坦的分裂事件。中国政府曾经蔑称东巴基斯坦独立运动为“叛匪”,似乎东巴基斯坦只是中国的一个省而已 。

后来,木已成舟,北京又不得不改口称,对孟加拉独立运动领导人拉赫曼“没有成见”。孟加拉国现在是中国军火的头号买家,当年的“叛匪”早已成为贵宾。历史就是如此滑稽。昂山素季女士现在是缅甸政府的反对派,此前很长一个时期,她一直是缅甸军政府的敌对势力头目。从稳定压倒一切的角度来说,邀请她访华似乎有些不妥。不过,缅甸军政府能不能万寿无疆,这很难说。

昂山素季会不会有朝一日登上缅甸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打一点提前量,争取外交主动,这才是顺应世界民主潮流的明智之举。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