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北京担心香港危及中共政权的控制基础

发表时间:

海内外瞩目的香港政改方案,日前以28票反对,8票赞成,33人离场,被立法会正式否决。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势的分析评论。

观察中国
观察中国 RFI
广告

香港《文汇报》的社论称:“反对派为了一己私利否决政改方案,使中央、特区政府和香港各界作出的努力付诸东流,致使香港市民错失了2017年‘一人一票’普选行政长官的宝贵机会。这对香港市民是不公平的。反对派议员罔顾市民的普选权,一意孤行否决政改,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历史罪人,必须承担阻停香港民主发展的全部责任。” “选民势必在区议会及立法会选举中‘票债票偿’,将这些‘有破坏无建设’的政客赶出议会、赶出香港政坛,为香港的民主发展搬走‘绊脚石’。 ”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平的社论称:“宣称‘不可撼动’的8.31决定,为何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宣称要票债票偿的中共官员,是要惩罚那些恍若临场脱逃的建制派议员,还是要报复投下反对票的泛民议员?面对港人清清楚楚的真普选诉求,中共能否改弦易辙,同意尽早重启政改咨询,还是要继续粗暴地压制港人民主诉求,在香港管治问题上重蹈西藏、新疆的覆辙?”“藏独、疆独问题近年成了中共维持在西藏、新疆统治的最大威胁。”“中共一味打压港人民主诉求,正让港人的抗争途径、手法走上与藏人、维族人相类似的道路。”“如果中共和梁振英以此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压制港人民主诉求的理由,只会适得其反,只会让本土意识、民主意识加速孵化出港独意识,哪怕这只是极少数人的想法,也会产生如舆论所指的‘于瞬息间演化为国际高度关注的事件,为中国带来震撼性压力和颠覆性危机’。”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社论称: “接下来北京会有什么针对香港的政策,可能不是一时之间可以看到。有学者预测北京会惩罚香港,但惩罚后果引起的民怨,对北京不利。港人的离心力加剧,不是北京所要看到的。”“这次的表决结果,传达出的是泛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初看是他们的胜利,但对他们推动的真普选没有实质的帮助。今后,香港的民主前途还需泛民派和建制派取得妥协,但香港未来两年还有四场选举,两派的政治拉锯可能恶化,即使港府有任何建设大计划也可能成为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从目前泛民势力的扩大来看,明年年底的选举也可能会出现北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那些期盼圆30多年普选梦的市民,肯定十分失望和沮丧,因为实践普选再次变得遥遥无期。不过,任何个人感受与过去两年多社会大撕裂和整体付出沉重代价相比较,都显得微不足道;否决政改方案之后,香港政治浑沌、与中央关系不明朗等因素,对香港前景构成怎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和担心。” “历经两年多争拗和79日的占领行动,本港政治生态确实发生变化,丕变的实质使人忐忑不安,甚至把香港推向分裂以至独立的思潮已经泛起;近期有部分泛民议员的言行,还突显他们意图收割如此恶果。这些思潮,无论从任何角度审视都绝无好处,只会把香港推向死胡同!”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香港立法会这种‘鸟笼式议会’,都可给北京出难以逆料的状况,创造中共建政以来,首次有地方议会否决中央交付的方案,算是开了先例。由此可理解,北京对议会民主的不信任和痛恨,要在政改方案设下层层关卡,充分掌控,以落实一国两制的‘一国’精神。而今后如何防止地方再推翻中央代作主的决定,是北京的一大难题。” “香港与台湾都逐渐因与大陆密切往来,产生越来越多磨擦与误会,激起民间反大陆情结,也助长分离主义,北京虽一再重话警告威胁,却难以化解港台的自主意识日渐抬头。北京担心香港情势变化,已不只是‘一国两制’的治理问题,而是危及中共政权的控制基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