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今年第26期亚洲周刊封面专题:香港呼唤新中间路线,超越建制与泛民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今年第26期的封面专题是:香港呼唤新中间路线,超越建制与泛民。

广告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今年第26期)的封面专题是什麽?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专题是:香港呼唤新中间路线,超越建制与泛民。香港普选特首的政改方案遭否决,「后政改时代」揭开帷幕,尽快弥合政改裂痕,最大凝聚多数人利益,走出一条「新中间路线」的呼声日益响亮。「新中间路线」即「第三条道路」,揉合了分歧双方的优点。温和民主派的政治人物汤家骅等人组织智库「民主思路」,寻求香港民主的出路。「新中间路线」也获得北京关注,政改方案审议前夕,北京派遣中央部委和地方省市部门各路人马近千人抵达香港搜集情况,了解民意。 

香港政改方案被否决,对未来会有什麽影响吗?

政改决议案遭否决,意味着五百万人香港人「一人一票」选特首的愿望落空,二零一七年将继续沿用原来一千二百人的「小圈子」选举方式,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二零一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决定,政改方案被否决,香港二零一七年的特首选举依照上一届办理,二零二零年也不会实行立法会普选。面对这般态势,「新中间路线」的舆论就有很大空间。 

汤家骅积极推动新中间路线,他的理念是什麽?

汤家骅辞立法会议员,并退出公民党,全力推动智库「民主思路」,走「新中间路线」。他说,要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去建立一个新的政治领域。他重视《基本法》,反对激进学生烧《基本法》。他也期望北京,无论是鹰派或鸽派,也应该对香港有一个切实的了解和掌握。可能是北京跟香港始终隔得太远,需要有一些直接沟通的渠道,让大家多些机会了解对方。 

除了汤家骅之外,香港还有哪些人在走「第三条路」?

前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认为中央、香港建制派和泛民目前都亟需反思,香港需要走超越建制、泛民斗争的第三条路。他打算参加二零一六年香港立法会直选,表示比例代表制选举制度导致香港政治碎片化,成为激进势力壮大的温床。刘梦熊分析,中央实施一国两制主要要做给台湾看,因此,中央为了笼络台湾,在治港政策上会有所转变。他期待中央作出转变,港府发挥上传下达的桥樑作用,泛民主派与亲建制派的立场将相互靠拢,把香港引向良性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除了封面专题以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中美新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召开,双方有默契地将「最困难、最敏感、最头疼」的问题摆上桌面讨论,如投资协定、海上安全、网路安全以及核政策等,尤其预防双方在南海因为误判而擦枪走火。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