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香港七一大游行:大动员之后的间歇

发表时间:

7月1日是香港主权回归18周年纪念日。在官方主持的庆祝活动之外,这一天也是香港公民社会争民主、争普选大游行的日子。在去年持续两个多月的争普选占领运动大动员之后,在泛民主派议员6月18日得以在立法会否决中央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的背景下,今年的七一大游行与往年相比显得少了些动力。游行活动组织者称有大约五万人参加,但警方的统计数字大约不到两万人。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大动员之后的间歇:“不能停止争取

不过,民主党主席、立法会议员刘慧卿指出,今天的游行活动不仅是为民主,也是为民生:

刘慧卿:“虽然天气很热,但大家都知道,不能停止争取,所以,我相信仍然会有很多人参加(游行),因为他们真的希望有普选,但是,(游行)也不只是为民主,也是为民生,因为民生也变得越来越差,很多人希望民主与民生尽快能有改善。”

民主党前任主席,议员何俊仁认为,香港争民主运动在否决政改方案之后,可能会出现松懈,但仍然不失动力:

何俊仁:“我觉得,因为8-31政改方案已经被否决,很多人感觉有些消气了,所以,(参加的)人不会太多。但是,我相信,未来香港争取民主的运动还是会有动力。而且,未来还有选举,还有其他的社会运动。今天也有一批香港大学的新旧学生几代人,发起保卫香港大学学术自由、学校自主的运动,所以说在社会各个领域还有很多不同的运动行动起来,支撑我们的公民社会。七一(游行)只是这些众多行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港大学生发起“港语学”捍卫粤语教学

香港大学学生也参加今天的游行活动,但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诉求。港大学生会会长冯敬恩介绍说:“我只代表港大学生会。我们的诉求是:第一,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宣示我们支持香港民主运动的立场;第二,我们觉得游行示威这个手法现在可能已经沦为一个数字游戏,政权已经不会再根据游行人数的多寡改变施政。但是,我们也可以看见,游行示威给香港市民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低成本的政治参与,所以,我们参与一个“港语学”的组织,去宣传关于用普通话教中文的做法的不好的地方,因为语言是凝聚民族的一个媒介,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如果丧失自己的语言,文化就会随之消失。所以,要消灭一个地方、消灭一个群族,最好的方式就是消灭它的语言,我们如同是香港人,我们说的是粤语,不是普通话,所以,我们要捍卫它(粤语)。”

“更重要的是要捍卫香港的核心价值”

6月18日,香港立法会以8票赞成,28票反对的结果否决了北京支持的特首选举方案,香港政改努力由此陷入僵持,但刘慧卿认为,未来双方除了继续对话,没有其他选择:

刘慧卿:“我希望能与中央有沟通,也同包括建制派在内的其他派别沟通,希望能找到共识,因为我们只能通过沟通、协商、谈判,才能找到方法?没有其他选择。我们不是要搞革命,也不是要搞独立,也不是要搞流血的抗争,所以一定要沟通、谈判,大家寻找一个妥协,一个解决办法。”

何俊仁表示,尽管政改方案被否决,但并不意味着对话中断:“我们不可以说(对话)完全中断,只是我们在政改问题上,没有共识。未来还是要坐在一起,面对香港的未来进行对话,所以,在对话问题上,我们绝不会关上大门,而且我们会主动地要求重启对话,重启政改。但是,我们最重视的还是要捍卫香港的自由和公民社会。现在政府很多的施政(措施)都对我们的自由产生冲击,产生威胁,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学术自由和学校自主,(对这些)我们都会发动相关的群体行动起来,去捍卫香港的核心价值。”

修改基本法?

今年的七一大游行提出了“修改基本法”的口号,那么,无论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修改基本法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何俊仁表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政策上的改变,如果政策改变,那我想,如果需要,修改基本法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中国宪法已经修改很多次,基本法只是全国性法律中的一项。但最重要的是能够与北京方面争取一些共识,也就是要真正地落实普选,真正地把以前阻碍普选的因素消除。所以,今天提出修改基本法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基本法里有很多原则,很多政策不但不应该修改,而且应该捍卫的内容。我们要分清楚,(修改)主要是针对政制的部分,而不是其他那些保护我们的经济、社会制度以及基本自由的法治条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