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中法携手征服非洲市场

发表时间:

就在中国总理李克强抵法后,进行第二天访问行程之际,法国媒体关注的一个议题是:中国与法国携手合作,征服非洲市场。李克强与奥朗德当天也见证双方签署“开发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要闻分析
要闻分析
广告

中国总理与法国总统在6月30日的会谈中,李克强提出中法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倡议,奥朗德也回应说,法国已经做好准备。

奥朗德说,“在非洲国家,包括总理亲自推动合作的拉美国家,中法两国共同开展第三方合作,向第三方提供新的产品服务,同时带动本国企业的发展。这样的倡议构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李克强与奥朗德当天也见证双方签署“开发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对各方都有利益
无论法新社或世界报的报道都称此种现象为“前所未有的转变”。

法新社指出,最近几年,中国对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进攻比较是单枪匹马,导致西方国家企业经常难以接受这个新来的竞争势力。不过,根据周二中国总理李克强所签署的这项“开发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中国似乎改变了策略。连法国总理瓦尔斯都称,这项协议具有“历史性”意义。

根据协议,中法两国将在基础建设及能源领域合作,引进,新的共同外包,共同生产及共同出资的模式。这种合作关系将优先针对亚洲及非洲市场。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三在经合组织的正式加入发展中心成员国仪式的演讲中还宣布说:我们将合作,旨在让基础建设及工业化,及缩减贫穷上有所进步。他说,“这对各方都有利益”,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逐渐走向兴盛繁荣,也可以保住中国的生产力找到市场。

李克强在巴黎还强调说,中国政府同样也希望,与其他西方国家合作,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而他们代表了一个巨大市场。李克强结论指出,中国的发展不能没有其他国家。

另外,根据世界报报导,中国伸手邀请法国一起征服非洲市场,是为了稳固自己在非洲的势力。

报导说,法国特别想参与中国在亚洲范围外的拓展,特别是在非洲。

这也是在6月30日大方巴黎的李克强在与法国总统发表联合声明中主动指出的,“在第三世界的携手合作的议题”。

毕竟,法国与非洲国家在文化、政治及经济上关系深远、相交已久。法国希望在中国想非洲发展过程中能够扮演互补角色。

根据第三届中非峰会(FOCAC)的数据,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额,2006年为500亿美元,2009年为100亿美元,2012年200亿美元,加上2013年提供非洲的100亿贷款,这也正是习近平第一次访非时。
一名法国外交官想世界报指出,中国有能力提供廉价的基础建设,而法国可提供他们所需的技术。此外,法国可以帮助这些国家减少对资金充裕的中国的欠债。

目前,已经有法国企业如阿尔斯通与中国合作,如:中国阿尔斯通在乌干达的卡鲁吗(Karuma)兴建水坝。此外,法国道达尔石油集团也与中国石油公司合作了好几年。中国在法语区非洲国家也自然可以利用法国卓越的技术。

此外,中国现在急需原材料,在非洲大笔收购,尤其那些反西方殖民主义的国家。中国采取不同于过去西方的殖民主张。它要的是原材料,中国2013年从刚果布进口原材料数量占了该国出口量的一般,同样在安哥拉取得的原材料,占了该国出口量的45 %,占了赞比亚的35 %。如今中国成了交通、能源、基础建设提供大国。今日,坦桑尼亚与中国联盟签订900亿美元的铁路网项目合同。

不过,中国因在非洲有一百万至二百万侨民,安全问题需要帮助,因此,法国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方面问题。

华盛顿全球安全之苦史汀生中心的中国亚非关系学者孙韵女士分析指出,中国最近也意识到他们在非洲的拓展方式有局限性,有必要调整。虽然中国一直强调,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它不干涉内政。但这个遇上很严重的“形象”问题。它在一些方面缺乏经验,但如:法国等的西方国家的经验可以帮助它。

她还说,在这方面,中国认为选择性地与法国合作,可以帮助自己在非洲的拓展,而不是减弱中国势力。这是2013年上任的中国领导人新班子看法的转变。习近平要优先发展基础建设特别是交通建设,以取代之前长久以来给人的夺取天然原材料,非常商业性手法的印象。

不过,我们还的等到今年秋天的中非峰会上,透过一些如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培训课程,或是科技转移等来观察后续。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调整是因为它想取得全球范围的政治影响力。因为习近平坚决要朝世界强权方向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