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日本展开“别动队”对华外交

发表时间: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的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7月16日乘坐从羽田机场起飞的民航班机抵达北京。据各方面的分析,谷内这次访华的主要任务应是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初访华及届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的可能性进行事前调整。最近几次重大的日中外交活动,都由谷内正太郎直飞北京与中国主管外交的国务委员杨洁篪对话,越过两国外交部门,人们称这是一种“别动队外交”。

东京专栏
东京专栏 RFI
广告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是日本政府成立于2013年12月4日的国家安全机构,其职责类似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是加快决策速度、加强首相在外交和防卫事务上的领导力。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指挥机构由首相、官房长官、外相、防卫相四大臣构成,是统筹外交及安全政策的司令塔,保障局是协助其作出决策并负责日常工作的机构。

谷内正太郎为日本职业外交官,在2005年1月到2008年1月任日本外务省外交次官。因为日本的外务大臣都由政治家担当,事务工作则由职业外交官外交次官统筹处理,因此在这三年期间,谷内正太郎实际上所做的工作就是外交部长的工作,在这期间,他策定并实行了安倍内阁的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提倡的“价值观外交”,深得安倍信任。

2012年4月,当时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将购买钓鱼岛,当时是的野田佳彦首相因此决定将该岛国有化,他们动员了能够接触到当时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的所有管道,争取中国对国有化的理解。经过反复交涉,当时他们感到,为了维持日中之间以往的“默契”,他们得到了中方有关购买钓鱼岛的“默许”。

但是最后的结果证明他们完全没有得到中国最高层的真实意图,日中过关系因购岛陷入了最大危机。

安倍第二次执政后,深感仅仅外交当局的接触难以把握中国高层的真实意图,因此他希望建立更高层次的管道,以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而国家安全保障局有统括日本外交与安全的机能,谷内正太郎的外交才能又深得安倍信任,因此安倍在钓鱼岛问题上曾尝试越过外交部门,由国家安全保障局寻找更顺畅的对话渠道。

2014年10月6日,经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等的斡旋,谷内正太郎赴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举行了会谈,经过与杨洁篪约2小时的“激烈争论”,拟定了改善日中关系与防止钓鱼岛“紧张局势”恶化的“四点共识”,并促成了安倍与习近平在那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首脑会谈,而这种“别动队外交”,引起了日本外务省的极度不满。

而这次谷内正太郎去北京,又是实行“别动队外交”。作为与日本首相直接沟通的重要渠道,谷内此次受到中方重视,包括晚餐时段在内,杨洁篪与他进行了约5个半小时的会谈,谷内在华逗留至18日。7月16日,首次日中高级别政治对话在北京举行,杨洁篪同谷内正太郎共同主持,据中国外交部报道:双方同意,中日关系关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开启高级别政治对话是两国加强高层战略沟通的重大举措,有助于积累共识,管控分歧,形成中日关系稳定向好的势头。杨洁篪应谷内邀请将访问日本,具体日期将在今后进一步调整。双方商定两人参加的对话框架将继续展开,他访日时将举行下次对话。

7月1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谷内正太郎。李克强4月与访问北京的日本前众院议长河野洋平举行了会谈,但会晤日本现任政府高官和政治家则极为少见。谷内正太郎还于17日在北京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进行了会谈,就中方戒备的日本安保相关法案及日方担忧的中国在东海及南海的海洋活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谷内正太郎作为“别动队外交”的代表,既可以作为安倍首相的直接传话人,也可以因其统括外交防务,会见中国主管外交和国防的高官,这是外交部门难以做到的,当然,他这次赴北京,也为安倍9月初方华进行了具体的磋商与调整。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