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安倍对华外交陷入自相矛盾

发表时间:

日本有关安保相关法案的国会审议正处于参院审议阶段,第一周的审议工作已经过去。首相安倍晋三在众院审议时曾避免对中国进行批判,但是在参议院审议时已不再顾及,经常直接拿中国说事,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的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7月16日访问北京,为安倍9月初访华及届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铺路。谷内正太郎在北京受到高规格接待,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洁篪、国防部长常万全分别举行会谈,安倍访华呼之欲出。这些事实表明,安倍在对华政策上,陷入了明显的自我矛盾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东京专栏
东京专栏 RFI
广告

实际这种状态是安倍所面临的艰难的国内形势使然。首先,安倍本身面临着一种矛盾状态,一是他要推动新安保法制在国会通过,但是阻力很大,尽管执政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超过半数,但是无论在国会内还是在日本社会之中,反对的呼声都很强,如果强行通过,必然使支持率下降。本来安倍对于对他没有好感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NHK、共同社等自由派媒体有关支持率的负面调查结果不是特别在意,但是最近的调查显示,所有媒体的民意调查都显示,不支持率超过了支持率,报道机关所调查的7月的内阁支持率显示:NHK41%、朝日39%、每日35%、读卖43%、日经38%、产经39.3%,共同37.7%;不支持率则分别为(报道机关的顺序与支持率相同)43%、42%、51%、49%、50%、52.6%、51.6%,这在安倍第二次内阁开始以来还数首次。

9月份,自民党要进行总裁选举,只有当选总裁才能继续担任总理,而现在自民党内还没有人要和安倍竞争总裁,但支持率一旦跌破20%,安倍就成了“失信于民”的首相,难以再连任总裁了,当然也难以再任首相。

而既想使新安保法制通过,又能使内阁支持率不至于大幅下降,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呢?

首先,要使通过安保法案有充分的理由,有说服力,尽量让反对派口服心服。这里唯一的办法就是指出通过安保法案的必要性,而“中国威胁论”几乎是唯一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正如共同社所指出的那样:7月28日,安倍在参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首轮质询中,被第一个提问的自民党议员佐藤正久问及对推进海洋活动的中国的看法。安倍称:“我国所面临的海洋状况发生了变化。中国正在南海大规模填海造岛。关于中国在东海进行油气田开发,也没有遵守2008年(日中共同开发的)共识。”

而在此前的众院审议阶段,他是极力避免点名批评中国的,比如提到中国时会称“在南海‘某个国家’正在填海造岛”等。不过,在众院通过安保法案后,日本政府公开了中国开发新油气田的航空照片和地图,在参院审议中也积极介绍中国的动向。从中可隐约读出,在法案无法得到国民广泛支持的情况下,政府欲通过强调中国威胁而谋求对自卫队扩大活动的理解。

在众院审议阶段,出于外交考虑并未大谈“中国威胁”但正如一名自民党骨干议员所说,在参议院这样做“更易让人理解法案的必要性”。

安倍认为:宣扬“中国威胁论”可以防止支持率继续下滑,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支持率上扬呢?目前他在国内的事务中似乎已找不到使支持率上扬的方法,而只有在外交上找突破口了。2006年第一次安倍内阁开始以后,安倍闪电式访华,一时支持率达到70%以上,蹿升到难以想象的高度,因此安倍希望实现9月初访华。同时安倍也在紧锣密鼓地安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之内访日,俄罗斯也是日本提出新安保法案的一个潜在的假想敌,如果这两次外交活动进行得成功,他就可以振振有词地地对国内的人说:连中国和俄罗斯都理解了与其有直接关系的安保法案,你们还有什么可说?我通过安保法案,是为了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

但是,通过安保法案需要攻击假想敌,而提高内阁支持率,由少不了让假想敌拉一把,这种矛盾的状态,造成了安倍政权对华关系上的自相矛盾。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