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宰游客香港7间药店被点名

香港有7间药店因为被消费者委员会指“以极恶劣销售手法经营”而公开他们的名字,并且批评他们使得香港购物天堂的美誉蒙污。其中一间“声望药房”以4万元港币的售价,向大陆旅客售出两瓶中药成分的“黑鬼油”,当游客发现出了问题后企图退货时,却遭到拒绝甚至威吓。其中最严重个案是有大陆游客被误导以15万元港币购买一斤珍珠粉。

宰游客香港7间药店被点名
宰游客香港7间药店被点名 网络DR
广告

被消委会点名的7间药店分别是位于铜锣湾的声望药房、龙城大药坊、大药坊、龙城中西大药房、宗宏堂大药坊,以及位于旺角的恒大中西药房和龙城大药房。这些药店的老板只有5人,丑行被揭发后,通常都关门结业一阵,然后换个招牌再宰客。

声望药房早前被被踢爆以近4万元向内地客售卖两支“黑鬼油”后结业。其余6间分别由4大老板持有,包括持有宗宏堂的姚志份、持有大药坊和龙城大药坊的吴志标;今年5月突由恒大中西药房改名的龙城大药房,新旧名称均由杨启锋持有;在恩平道开业的龙城中西大药房有限公司由王阳颢持有,但该店招牌龙城中西大药坊则同由前述吴志标持有。除杨外,上述各人均持有多家药店。

今年首7个月,消委会共接获127宗针对上述7间商户的投诉,投诉人大多为内地游客,总金额逾150万元。而在127宗投诉中,只有35宗经消委会介入后成功和解,成功率不足三成,远低于消委会平均逾七成的成功率。

消委会批评部份药店对投诉采取不合作态度,并续以不良手法经营,破坏香港购物天堂美誉。消委会主席黄玉山强调,在昨日点名前曾致函邀请商户,但部份完全无回应。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嫺指,曾有消费者在涉事药店报警时,职员以恶劣态度称“你报警都没用”。

新修订的《商品说明条例》于2013年7月实施,消委会指一直有转介个案予海关跟进。海关回覆指,由2013年7月中至今年6月底,海关已开立223宗涉及中西药店或参茸海味店的货品举报,其中77宗涉不良营商手法,至今共有21宗成功检控个案。

消委会建议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研究将涉及不良营商手法的投诉,加入作为药店发牌、续牌及钉牌的考虑因素。消委会又建议消费者在药店购物时,逐一询问每件货品的价钱和币值;购买参茸海味或药材时,需留意是以斤、両或钱等单位计算;在付款前,顾客应尽量阻止店员将相关参茸药材货品切片或磨粉;使用信用卡签账时,须先核对银码才签名或输入密码。

近年消委会接获有关购买参茸海味和中药等的投诉持续增加,去年总数达845宗,较上一年增逾两成;今年1至7月的相关投诉达531宗,较去年同期增逾一成。值得留意的是,7间药店非全持有“获授权毒药销售商”牌照的药店,有些只持有“列载毒药销售商”牌照。根据法例,药店不需药剂师驻店,但不可售卖医生处方药物及部份受管制药物。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