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政治/社会

专家驳斥津爆有“神经性毒剂” 有也是误报误判

针对有报道指天津港8.12大爆炸后现场释出“神经性毒气”的报导,新华社引述被形容是“长期与毒魔打交道,拥有防护、侦检、洗消等领域的顶尖专家队伍”的三个专家的意见,断言事故现场不可能有神经性毒剂,认为有,也是仪器或误判所致。 

天津大爆炸警察戴防毒面具抵达受损住宅区   2015年8月16日
天津大爆炸警察戴防毒面具抵达受损住宅区 2015年8月16日 图片/路透社
广告

官方20日公佈爆炸仓库内约有40种共2500吨危险品,而爆炸核心的“黑洞”深坑,山埃最高超标逾800倍,处理或需3个月。

新华社引述解放军报报导,据三个专家介绍,媒体所说的“神经性毒气”,专业名称为“神经性毒剂”,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中的胆碱酯酶,使人体中毒的一类毒剂,主要有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等。综合各方面信息,他们认为:事故现场不可能有神经性毒剂。

三个专家分别是国家反恐怖协调领导小组反化学恐怖专家组成员程振兴教授、中国唯一高纯度毒剂合成实验室设施代表项丰顺研究员、国家商务部两用化学品出口管制专家王学峰研究员,他们指出,现场不可能有神经性毒剂的理由如下:

一是从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方面来说,不应该有神经性毒剂。目前,中国拥有两个在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备案的毒剂生产设施,都在军队的严格管控之下,其生产数量、用途都必须定期向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宣布并每年接受严密的国际核查;

二从现场条件来看,不可能有神经性毒剂生成。经过连日来的救援侦排,未在现场发现可以生成神经性毒剂的化工原料;

三是从检测结果看,现场没有发现神经性毒剂;

四是从报警类检测仪器的原理来看,可能存在仪器误报和人员误判。以测定元素来判断物质种类的仪器设备,均有可能存在误报误判;

五是从事故伤病员的病症来看,无神经性毒剂中毒症状。神经性毒剂的毒性极高,属速杀性毒剂,约1/4米粒大小的维埃克斯,就可在5-10分钟内致人死亡,人员中毒将出现缩瞳、胸闷、流涎等症状,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所有伤者均未出现上述症状。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