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美媒:港交所老总李小加任投行要职时涉聘官二代

华尔街日报21日引述了解情况的人士以及审阅过有关的电邮之后报道,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之前出任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中国区主席时,曾卷入引起争议性的员工聘用政策,向银行推荐中国官员、或客户、或未来可能的客户的亲友,进入银行工作或实习。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广告

报导根据了解内情的人士指出,在2003年至2009年出任摩通中国区主席的李小加,其名字露出水面,是因为美国政府之前曾经调查过这家银行,李小加写的电邮,牵涉其中。其中,李小加涉嫌利用职权推荐时任中国证监会要职、现上海交易所总经理黄红元所介绍的一个女子。

华尔街日报指出,目前身为港交所行政总裁的李小加,其所经营的股票市场,乃世界第六大,他过去一直主张与中国大陆建立更密切的市场联系,尤其是建立所谓的沪港通。

了解内情的人士指出,李小加并没有因此而接受当局的盘问。

美国当局对摩通内部员工聘用政策进行调查,这个聘雇政策又称“儿子女儿”或“客户转介”计划,从而揭发投行如何利用这个计划赢得中国的合约。身为摩通的高层而且熟悉大陆金融圈子,李小加在这个计划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报道引用内部文件显示,李小加在2008年至少推荐过9个个案,当中包括时任中证监要职、现任上海交易所总经理的黄红元的家属朋友。黄红元没有回应华尔街日报的查询。

摩通内部的电邮显示,李小加是为了摩通的利益,而作出推荐的考虑,特别是对一些明显缺乏应有资格的候选人,又或者是银行根本没有空缺的职位。报导引述他在电邮中如此形容其中的一个候选人:“有鉴这纯粹是私人关系的聘雇,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利益的所在。”

李小加透过一项声明回应华尔街日报的查询,指出实习生和推介聘雇,都要视乎个人的资格以及来自不同源头的评估,再经公司的律师和规法部门的审查,他个人不能决定雇用任何候选人。李小加同时又认为现在再去记忆几年前的所作的决定,是“不可能”的。

华尔街日报报导,李小加在2007年向银行施压,要求雇用黄红元的一个推荐人。报道指,李小加与黄红元相识于微时,去年上海和香港打通了直接交易的沪港通,代表上海和香港签约的人,正是黄、李二人。

报导引述其中李小加的其中一封电邮说:“这是中证监黄红元所推荐的一个候选人,我必须要它得到通过。”这个人在2007年获得聘用为实习生,到了2008年获得一年的雇用合约。李小加在电邮中说:“黄希望我们摆出一个像真一样的面试程序,让她感激我们为她所做的事。你能安排三个人进行面试吗?当然包括你在内。”

李后来又指导他们:“让她知道我们为了她,连山都可以移走。我们一定需要在香港通过雇用她。”

李小加后来更不厌其烦跟进事件的发展,到底她有没有被聘用全职工作,“让我知道何时可以打电话给中证监的黄,以便领功”。

李小加出生中国,曾经在一家离岸油公司任职,后来进修,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法律学位,之后在纽约一家律师行工作,1994年跳槽到美林中国任职,1999年成为该公司中国区总裁,2003年加盟摩通,成为中国区的主席。

美国和香港执法当局正企图辨认摩通和其他投行,是否利用聘用政府官员和企业的亲友,目的是赢取合约。在美国,此类行为可能触犯“外国贪污行为法案”FCPA;香港的法律则禁止私营企业接受贿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