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李嘉诚撤资官媒为何穷追不舍?

李嘉诚在中国大陆撤资一事至今在官媒发酵。在新华社瞭望智库发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怒声数日后,人民日报也于周一发出“资本无国界,商人有祖国”,暗批李嘉诚忘恩负义。

李嘉诚
李嘉诚
广告

人民日报署名李克济的文章似乎比“别让李嘉诚跑了”显得“大度”,标题“对李嘉诚,与其挽留不如目送”。先从前篇官媒文章引发的舆论大哗说起,然后发问,李嘉诚撤资“是正常的运作,还是道义的失守?是合法的进退,还是无奈的撤离?”然后也承认撤资这件事“难以从公共层面进行‘道德绑架’”,并说“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动,市场的规则就是遵守法治”。接着却说:今天的大陆“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场透明,当然有足够的底气接受任何资本的归去来兮”。并说中国官方对此事“从容淡定,举重若轻”。最后的结论却是“资本没有国界,但商人有祖国”。端出了“祖国”这枚重炮,并警告李嘉诚们,大陆错过的可能是一两个商人,而他们失去的则将是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整个时代。

至此,有网友指出,整篇文章的“杀气”比那篇不要让跑了还重。那篇说“虽然中国官方的钱财使用方法和过程,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但是,这不能成为将‘宁与友邦,不与家乡’的借口”。其实,两篇官媒的文章,走的是一个路子。

此文被中国的大媒体大网站转发,打开其中随便一个,比如腾讯,发现后面跟着几百则评论。但有意思的是,除了少数几则,评论几乎一边倒,对这篇人民日报的文章赞扬少,批评多。有些指人民日报“越描越黑”,还有的网友说得很尖锐:“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场透明。一看又是乱说,为什么不实行差额选举,腐败成风,司法如此黑暗,市场垄断,官商勾结,中国还有多少穷人?有多少人没钱看病,上学?”有的说,“又拿祖国压人,为什么不能包容”。

官媒的评论也引起外界注意,法新社有一篇“亚洲首富被中共认为忘恩负义”,核心的依据就是那句“资本无国界,商人有祖国”。

李嘉诚自己曾说,“我就是一个商人”,“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我神化,也不要把我妖魔化”。

官媒为何对李嘉诚穷追不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效果?在不少人眼中,李嘉诚被视为一个重大的风向性指标,他的从中国大陆撤资,是否是他看到了未来的前景不佳?作为一个商人,如果他意识到了潜在的经济风险还按兵不动,合乎经济规律吗?对此,您有什么感想,欢迎在法广“大家论说”发表看法。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