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经济回声报:中国越在国内失去信心,就越要在国际上表现强硬

发表时间:

周一出版的法国各报头版主题各有侧重。法国国内新闻报道重点主要围绕将在12月举行的大区选举、多数执政党质疑总统奥朗德过多巡访各地的行动、劳动法改革以及退休年限问题展开;国际新闻焦点则以土尔其的大选、俄罗斯A321客机在西奈半岛坠毁以及难民问题困扰德国的话题为主要内容。另外,周一,法国媒体纷纷刊载了多篇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

广告

首先,法国总统到访中国之际,《费加罗报》以“奥朗德前往中国、为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做准备”为题,刊出报道,指出:法国总统周一抵达重庆,为争取中国在年底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作出让步做最后的努力。本次访问为期两天。该报指出:作为全球最大污染国,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起着关键性作用。正因如次,奥朗德才将会议举行前的最后一次出访留给了中国。本次出访的首选城市定为重庆,也绝非出于偶然的选择。这座拥有3300万人口的城市正在飞速发展,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尤其在污水处理问题上。法国总统将在访问中国的第二天前往北京会晤中国主席习近平。爱丽舍宫方面期盼两国领导人的会晤,能够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一项“强有力的宣言”。

《经济回声报》在一篇调查报道中,介绍了中国为改善污染所作努力的情况。报道指出:法国总统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试图在气候大会举办前夕,获得习近平的支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不过,形势正在发生着变化。北京政府已经意识到社会不稳定的风险,推行了越来越为严苛的标准。只是要重建正常秩序,则需要时间。

《经济回声报》还刊出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教授、法国政治学家多米尼克- •莫伊西(Dominique Moisi)的一篇分析。莫伊西指出:中国政府可以使用关闭北京周边地区多家工厂的手段来控制气候,正如上周中共召开五中全会时,北京出现万里晴空一样。中国政府也可以废除独生子女政策以控制人口,正如刚刚宣布的决定一样。但是,面对另外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尚没有找到决策。面对中国内外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的局面,如何才能保住政权?莫伊西认为:全世界对中国表现出的信心远远超出中国对自己的信任。2008年举办奥运会表现了中国极大的自信心。此后,经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习近平掌权后表现出的个性,创造了新的氛围。中国官方的讲话似乎凸显了矛盾。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富豪人数超出美国、贫穷人口却堪比印度的国度?实非易事。

莫伊西指出:面对国内的巨大挑战及自身的矛盾,北京政府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无奈。实际上,中国越对自己在国内失去信心,就越要在国际上表现得更加强硬.。

《十字架报》也围绕奥朗德到访中国的话题发表社评指出:为确保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奥朗德前往北京寻求支持。中国的立场至关重要。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没有中国的努力,很难奢望明显减少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此外,《经济回声报》还在国际新闻、企业和市场以及工业与服务版页刊出报道,分别介绍了东京重新建立与首尔和北京的对话、法国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及空客集团将在中国建造一个直升机工厂的消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