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习近平准备在气候谈判中扮演仲裁者角色

发表时间:

气候谈判的仲裁者 中国,这是11月3日星期二下午上市的法国晚报世界报在第7版地球版面的一个大字标题。副标题指出,北京接受了具有约束力的且需要每5年修正一次的气候协议。

广告

法国世界报特派记者罗杰(Roger)和蒂博(Thibault)发自北京的文章,一开头使用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北京和习近平一起宣布中法“共同声明”时的一句话,奥朗德当时逗乐似的回忆说,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自上任外长以来,一共对中国进行了12次访问。

对法国总统奥朗德来说,法比尤斯12次访问中国,这显示了中法双边关系的稳固。但是,法国世界报认为,法比尤斯12次访问中国,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很好的显示了,在气候升温问题上,和中国谈判达成行动方案,是多么的困难!因为,在奥朗德访问中国第一天就对外公布了的.包含21个段落的中法共同声明文本,是几个星期以来,巴黎和北京谈判团队紧密锣鼓谈判后的结果,而且,在最终敲定之前,法国外长还和中国外长进行了每次长达45分钟的共两次电话沟通。这份共同声明明确了,未来的气候协议将是具有约束力的且可以修正的。

法国总统奥朗德强调,在这份共同声明中,写入了法国提出的应该可以让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取得成功的条件。奥朗德还表示,从今以后,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他对中国进行的此次访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法国世界报指出,星期二,法国总统奥朗德坐着红旗轿车,穿过中国的首都北京,当时空气中的PM2.5的指数达到了每立方米280克。

法国世界报还表示,奥朗德对中国的此次访问,真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吗?恐怕还不是,但是,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对于法国来说,中国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法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主席国,通过精心的安排,把奥朗德的此次中国之行放在了离气候大会召开非常近的时候,在离大会开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法国总统在北京获得的成果,有可能会让法国衷心希望的“雄心勃勃的协议”成为可能。

法国世界报强调,中法共同声明确定了法国的一个主要的思路,这就是,每5年,要对各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承诺进行修正且上调,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达到全球气候上升不超过两摄氏度的这个目标。

另外,中法共同声明还确定了另一个原则,这便是在新的气候协议在2020年进入实施之前,在2017-2018年的时候,就气候问题进行一次总结。法国世界报指出,就在6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在这么近的时间进行气候问题总结,是根本听都不愿听,目前习近平似乎是做好了准备,要在气候谈判中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法国世界报还指出,中法共同声明还努力就未来气候协议的“长期目标”拉近双方的立场,也就是说,中法共同声明表明,需要就低碳发展制定国家战略。为了避免在这个问题上给各国制定期限,中法共同声明表示,巴黎和北京将在今后5年内确定远期低碳发展战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