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日中韩首脑峰会后日中关系的走向

发表时间:

11月1日,第六次日中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朴槿惠参加了会谈。朴槿惠于10月31日和11月2日分别与李克强、安倍晋三举行了双边会谈。日中首脑也于11月1日举行了双边会谈,而日中关系在三国首脑峰会后的走向如何?十分引人注目。

中日韩斡旋促开三国首脑峰会
中日韩斡旋促开三国首脑峰会
广告

总的来说,日中将加速改善关系的步伐。因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两国都需要改善双边关系。

从中国来看,中国在南海与周边国家及美国的对立日趋白热化,不希望四面受敌,因此想缓和日中关系。《日本经济新闻》注意到,参加日中首脑会谈的安倍与李克强于11月1日,选择在李克强下榻酒店的一个房间举行会谈。中方以东道主身份布置了会场。两人合影背景中悬挂的日中国旗十分显眼。自2012年习近平执政后,安倍与习近平举行过两次会谈,但合影背景都没有国旗。在2014年11月双方举行首次会谈时,《人民日报》刊登了习近平与各国首脑在两国国旗前面拍摄的纪念照片,唯独与安倍的照片中没有国旗出现。而此次安倍与李克强会谈达成的协议还包括力争重启东海气田共同开发的谈判。

共同通信社注意到,李克强1日在日中韩三国首脑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一年,虽谈及历史问题,但并未提到中方一直表明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据分析,李克强此举可能是顾及对日关系改善。

而日本在最近地缘外交中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进程受挫,由于美国的干涉,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年内访日的计划半途而废,而安倍政权为了打破四面受敌的困境,希望努力改善与中韩的关系。

从经济上看,中国现在正在推进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并希望以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为龙头,带动由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成,RCEP的目标是东盟10国加日、中、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建立16国自由贸易协定,如果这个自由贸易圈建立,中国将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可以抗衡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在10月31日的中韩首脑会谈中,李克强表示,应以中韩自贸协定作为中日韩自贸协定和RCEP的样板,而非TPP。《日本经济新闻》认为:“这是因为如果TPP成为亚洲自贸协定的标准,自由化很快推进,钢铁和化工等竞争力低下的中国产业有可能遭受打击。”

而实现RCEP并使中国占有主导地位,实现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很重要。迄今为止,三方已举行了8轮谈判,但是进展并不顺利。今年6月,中韩签署自贸协定率先完成自贸区的谈判,也将加快日中韩自贸区谈判的进程,安倍在与李克强会谈时表示:日方愿同中方就早日达成全面高水平的日中韩自贸协定开展积极谈判。三国领导人峰会及日中关系的改善,可以为将于12月在日本召开的第9轮谈判注入新动力。

而从日本来看,安倍在国会通过新安保法案之后,实现安倍经济学的发展目标是最重要课题,完成这个课题离不开中国这个消费日本产品的世界最大的市场,因此改善日中关系,促进日本产品向中国的出口、吸引中国的对日投资及中国游客的访日观光,也成了安倍政权施策的最重要方针之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