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中欧反恐联合阵线 东突与伊斯兰国是共同敌人

发表时间:

亚洲週刊最新一期封面专题是:中欧反恐联合阵线,东突与伊斯兰国是共同敌人。巴黎发生恐怖袭击,死伤惨重,被视为「欧洲的九一一」。恐袭显示「伊斯兰国」(ISIS)等恐怖组织是全球共同敌人,而疆独份子自东南亚转赴伊斯兰国是公开的秘密。受「东突」恐怖组织困扰的中国,面对与欧洲组成反恐联合阵线的前景,彼此分享情报。中国的北斗卫星和「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可以在搜集与分析反恐资料上作出贡献。恐袭意外地造就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亚洲周刊
广告

巴黎发生严重恐怖袭击,是否反映了法国的一些问题呢?
巴黎发生恐怖袭击暴露出法国反恐作业的漏洞和困境,多位凶手其实已名列反恐情报单位的「S档桉」,但由于该档桉人数上万,当局无法人盯人防范,以致漏网之鱼犯桉。法国警方高层说,针对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处的恐袭,相关单位长期进行沙盘演习,然而恐袭走向国际串连以致防不胜防,例如比利时警方掌握其中一名嫌犯哈德飞等人的情报信息,而法国警方却一无所悉。专家研判这次恐袭是在比利时策划,法国在「状况外」,显示国际情报交流的不足。

这次恐袭的主谋来自比利时,法国和比利时的恐怖份子有什麽联系吗?
这起恐怖攻击的「比利时元素」相当关键,法国和比利时圣战组织的紧密连结,带给邻近的欧洲国家极大威胁。法国北部与比利时接壤,两地的「圣战」组织关係密切,警方查出这次恐袭的几位重要嫌犯都是来自布鲁塞尔郊区穆伦贝克镇,这个九万六千居民的庶民小镇是欧洲穆斯林激进组织的重要基地,距离欧盟总部仅六公里。

这次恐袭也令人关注穆斯林在法国的情况,穆斯林在法国社会上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法国到底有多少穆斯林,并没有详细的统计,有一种说法指法国有约六百万穆斯林,约佔人口的一成。虽然法国实施世俗化和民族融合政策,但穆斯林在法国普遍遭到主流社会排挤,例如不少法国企业都有个「潜规则」,召募员工时,除了应徵者的学经历外,还会注意履历表上的姓名,如果属于移民姓氏特别是阿拉伯或非洲姓氏,就算他的学经历很优秀,也往往很难会被列入优先录取排名内。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週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週刊还报道:已故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诞辰一百週年,除了北京由中央举办正式纪念活动外,经中央批准,胡耀邦故乡湖南浏阳市、胡耀邦祖籍地江西,都将会举办活动,纪念他为中国改革带来大突破,奠定时代基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