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以色列中国情缘,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良性互动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2016年第一期)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图片:RFI/亚洲周刊(肖伟基)提供(DR)
广告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专题是:以色列中国情缘,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良性互动。二零一五年的尾声,中国与以色列的紧密关系上升到历史的最高峰,以色列政府拍了一部视频《谢谢,上海》,感谢上海在二战期间接待了来自欧洲两万名被纳粹德国压迫的犹太难民。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李嘉诚合作,在广东汕头落户。以色列暗中出售给中国的先进武器与技术,也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扰。中国民间兴起「犹太热」,前往以色列的留学生与移民越来越多。

以色列和中国之间,最近有哪些比较受瞩目的互动吗?

由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汕头大学合作办学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将落户广东汕头,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一点三亿美元,广东省和汕头市政府拨款九亿人民币(约一点四亿美元)用[於/于]学院建设和初期运作。学院毗邻汕头大学,拥有三十三万平方米的校园。它不仅是办学,还希望将校园与创业结合,打造「中国的硅谷」。

 以色列和中国在军事方面有哪些联系吗?

以色列的军工复合体在国内拥有巨大影响力,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人均军工产值全世界最高。以色列军工产业一直想和中国发展更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但在美国的阻扰下一波三折。根据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估计,在一九八四至九七年,以色列对华出口军事总值近八十亿美元,平均每年高达六亿美元,包括最先进电子实验设备、预警雷达技术、空对空飞弹技术、机载雷达、光学和通信等多种关键技术。中国从以色列引进的不光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完整的当代先进生产流程和优良的质量管理体系,后者的影响远超出某几种武器本身,加速中国军工产业与西方接轨,深层意义远超一般人所想像。

 犹太人为什[么/麽]会受全球关注?他们在世界上扮演[着/著]怎样的角色呢?

犹太人在西方文化史上作出巨大贡献,这个曾遭残害的民族充满智慧与开创性,尽管面对种种扭曲与刻板印象,但没有爱因斯坦、马勒、奥本海默、史匹堡等犹太人的智慧火花,人类文化必然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其他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中国大陆和美国急[着/著]争取台湾在南海议题上的立场,意外地成了台湾总统马英九在卸任前,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关键角色的筹码。台湾原本只是夹在大陆与美国之间跑龙套的角色,却因南海问题,虽仍不是主角,但却也一跃而成以配角之姿进入南海争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