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全球矿业步入充满荆棘之路

发表时间: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许多美好的期盼有待实现。然而,对全球的矿业集团而言,刚刚开始的2016年将在它们发展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在大宗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重创之下,全球的矿业必须顽强地搏斗方可维持运营。

广告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球矿业的形势依旧严峻。业内的专家们对短期内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持悲观态度。因此,各大矿业集团难以抗拒,为了顺应形势,它们必需采取措施:效仿英国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的做法,关闭工厂、削减人员、缩紧开支。英美资源集团在2015年12月9日宣布了大刀阔斧的重组计划,决定关闭亏损业务并裁员8万5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近三分之二。重组计划包括出售资产、大幅削减成本以及暂停派息等,目的是希望藉此顶住大宗商品市场表现疲弱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大型矿商最大规模的重组举措之一。

《华尔街日报》曾报导指出:英美资源公司的重组措施旨在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形势作出回应。消息传出后,全球矿业股均遭遇重创。英美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在完成这项重组计划之后,这家由矿业巨子厄内斯特-奥本海默(Ernest Oppenheimer)于1917年创立的公司,将 “焕然一新”。

分析人士注意到:全球矿业遭遇不测,最初的信号是由中国发出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经济出现放缓后,中国便削减了对原材料的进口。就在全球矿业公司不遗余力地努力寻求提高产量、而中国的需求却出现下降,从而导致包括铜、铁矿石、铝等无一例外的各种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下跌。

大宗商品市场遭遇的这场“大屠杀”,迫使矿业公司不得不吞下日益苦涩的这枚“苦果”,从而采取降低股息、削减成本、出售资产和削减债务等措施。新项目的开发已被搁置,扩张计划则被取消。许多业内专家都表示,这是他们所看到过的最严重的整体行业滑坡局面。

按市值计算,总部设在英国的英美资源公司是全球第五大矿业公司,该公司称其计划关闭旗下最多60%的矿场,目的是将重心放在数量较少、且能够盈利的矿场上。英美资源公司还表示,该公司预计将计入37亿美元到47亿美元的减值支出,主要是由于受到价格下降和资产关闭的影响。

出售资产和关闭无法盈利的业务将带来的后果是:英美资源公司的员工总数将从13万5千人减少至5万人。这一裁员措施的规模远高于该公司在7月份宣布的数字,当时,公司曾披露:预计裁减5万3千人。裁员活动将在未来几年时间内进行,预计到2017年,英美资源公司的员工总数将为9万2千人。

分析人士认为:英美资源集团的大规模重组,为矿产集团持续了近十年的黄金时代划上了句号。这一繁荣期与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的需求密不可分。这些新兴国家对工业原材料的极大需求,推动大宗产品价格创下飙升纪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规模的矿业集团纷纷不惜负债累累、以提高产量。接踵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对增长需求估计过高,价格一旦开始下滑,便迅速凸显了高成本的生产问题。

另外一个对价格产生压力影响的原因来自矿业巨头本身:矿业巨头不惜最大限度地充斥市场、以排挤小型竞争对手。结果是:需求下降、生产过剩,必然导致价格暴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矿产部门的中、小企业蒙受了低廉价格造成的更大损害。它们被迫关闭厂门。业内的专家们期待市场能够通过需求获得重新平衡。为此,首先必须降低原材料的生产及大量的囤积,然后才有望实现价格的重新攀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