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中国股市一开张就触熔断值停摆引忧

发表时间:

为预防股市再度发生大幅动荡,中国证监会决定引进海外的“熔断机制”到国内A股市场,并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结果没想到,刚过完元旦假期股市重新开张,第一个交易日就派上用场。法新社上海消息称,被当作中国股市基准的沪深300指数,当地时间下午1时28分跌幅触及7%的熔断值,上海股市及深圳股市便宣告提前结束今日交易。

香港街头显示的中国股市主要指数电子荧屏。
香港街头显示的中国股市主要指数电子荧屏。 路透社照片
广告

那么自今日上路的中国股市交易的“熔断机制” 到底是什么?以日常用语来说就是中断交易,其规定是当沪深300指数(CSI300)涨跌幅超过5%时,暂停交易15分钟;超过7%时,则当日不再交易。

法新社指,在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下,例如在元旦当天公布的中国12月制造业指数连续第5个月下滑,还有投资人担心中国将出台限制买卖股票的新法规等等,中国股民们在新年伊始只感到一阵寒风袭来。

路透社对今天中国股市跌停原因也做了深入报道。银河证券分析师任承德对路透表示说:“大小非解禁即将临近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是今天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其他次要原因包括注册制即将实施引起的担忧等”。他认为,目前技术面已全面走坏,如果没有重大利好或没有实力机构进场护盘,股指短期走势偏弱。

路透社同时引述海富通基金总结今日的四大利空因素称,首先是5%以上股东减持禁令或将于1月8日到期,潜在解禁规模1.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市场担心供求失衡;其次,今天人民币汇率盘中再度重挫,结合此前人民币贬值集聚的效果,市场集中进行反应;第三,年初伊始,机构投资者有调仓换股的需求;第四,宏观经济数据持续低迷,中国12月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十个月低于50荣枯线,经济增速的不乐观,影响市场做多情绪。

但也有分析对中国股市后续保持乐观,好比日盛中国内需动力基金经理人黄上修对中央社表示,虽然中国股市在2016年开红盘当天就被“熔断”,但根据券商对今年元月 A股市场行情问卷调查报告,多数投资者预期1月会上演“春季行情”,观察过去10年上证1月、2月上涨机率也分别高达5成及8成。

谈完今日中国股市大跌原因之后,再来看看中国股市启动熔断机制之后的评价如何?

路透社的分析说,熔断机制实施首日大盘的表现,被很多投资者认为违反制度设计时希望冷静市场的初衷,反倒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银河证券分析师任承德对此解释称:“海外大量对冲基金有程序化交易,熔断后可让基金有时间调整程序。但中国散户居多,羊群效应明显,熔断并恢复交易后,大家可能跑得更快。”

路透社引述私募基金南海基金投资经理戴晶指出,从今天表现来看,熔断机制下的限制交易,加剧了市场恐慌,有可能使操纵股票更加容易,建议中国监管层依据国情进行修改。

据路透社报道,长城证券策略团队也推论说,“当大盘跌到5%时,再向7%走是很容易的。在这种熔断制度下,相当于会将很多卖盘的压力一天一天往后推,大家都会想等卖的力量出清为止。这可能会造成市场的进一步下跌。”  

长城证券还指出,美国股市是实行T+0(即当日回转交易)同时没有涨跌幅限制的,而中国A股是既有涨跌幅限制,又有熔断机制,同时又是T+1的,这种制度组合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历次A股大跌时个股的联动性很强,这样就使得一旦触及5%熔断线后,制度上就掐掉了先跌停的股票翻身的机会。

综合上述,日常如何完善与中国股市的体质,以避免异常波动,北京当局似乎还需再悉心推敲。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