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费加罗报:中国朝鲜互为对方人质

发表时间:

法国左右两大报纸今天不约而同都以国内政治,特别是2017年大选议题开篇,标志着在昨天最后一次悼念恐袭案147位遇难者后,法国媒体的注意力回到了传统政治经济议题。有关中国的报道分析则见诸于《费加罗报》和《世界报》,并都与朝鲜问题有关。

中朝边境地区
中朝边境地区
广告

《费加罗报》意见版刊登的署名(Sébastien Falletti)分析文章题为:“面对朝鲜核威胁,中国两头为难”。文章写道:在奥巴马退出政坛的前一年,又被核威胁蜇了一下,奥巴马将去核化作为其国际政策的支柱之一,这已经受到挑战,美国总统现在又看见金正恩把自己的雕像打裂一道切口。上周三朝鲜领导人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打碎了西方与伊朗签订历史性核协议所带来的乐观势头,而这恰恰本来是希望“建设一个无核世界”的奥巴马总统任内的主要功绩,尽管这次核试验的真实性受到专家怀疑,朝鲜捣乱已经产生了恶果。尽管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制裁朝鲜,世界第一大国仍然不能停止朝鲜发展核武器。

该文继续分析说:面对将核武器作为最重要体制合法性来源的朝鲜,美国不太会与之重新对话。和伊朗不同的是,朝鲜十几年前就已经超越底线,而历史显示: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后就再也不会后退。由于没有良策,华盛顿只好寄希望于中国。从上周四开始,美国国务卿克里就向北京施加压力,要求北京改变对小兄弟朝鲜的政策,指出最近多年来北京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对朝鲜政策是失败的。中国是向朝鲜提供能源的主要国家,也是唯一的不用动武就能让朝鲜下跪的大国。

该文问道:2016年中国能够在朝鲜核武问题上发生大转弯吗?有不少因素使人寄望于这种假设:朝鲜新的核试验使得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中国人和外国人眼中最大的失败者,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主席习近平在要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时候,却根本不能让世界最穷国家朝鲜的领导人恢复理智。朝鲜核试引发的地震在中国东北也能感到,中国社交媒体微博充满尖刻的评论,中国公众舆论的不满加大对习主席的压力。

《费加罗报》刊登的评论文章又扩大视角分析说:在北京向南海拱卒的时候,平壤却给华盛顿提供了一个金色的口实,使美国增加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与北京的意愿相反,平壤核试验使得美国轰炸机飞越朝鲜半岛,把首尔纳入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之内。和前任不同的是:习近平对朝鲜这个共产主义小盟国没有怀旧之情,至今没有邀请金正恩访问北京。

该文最后写道:尽管如此,很难想象中朝关系会出现大的变化,朝鲜确实让中国感到两难,但在中国战略分析家的眼中,中朝关系的方程式还没有变化,朝鲜政权的垮台仍然被中国认为是巨大风险:一是朝鲜难民的问题,二是美国军队介入,来到中朝边界的可能性。

该文最后引用一位分析家(Antoine Bondaz )的观点说:中国与朝鲜都成为了对方的人质:中国需要一个别垮台的朝鲜,朝鲜则需要中国以使自己别垮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