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台湾大选:大陆以“5-20”划线“走着瞧”

发表时间:

台湾2016大选周五进入蓝绿大拚场的最后关头热闹非凡: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朱立伦15日在台北市车队扫街,晚间连赶两场造势晚会;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从台中车队扫街一路北上,晚间也有两场造势晚会。但在海峡对面的大陆官方却出奇冷淡,理性的程度出人意表。

蔡英文
蔡英文
广告

民调显示,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蔡英文胜选外界将不会感到意外。虽然这也许是一次不会有意外结果的台湾大选,但仍然受到全球瞩目。台湾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成为“中华民国”总统后的海峡两岸关系,更会吸引世人眼球,这一点在选举投票前就已经显露出来。

与陈水扁竞选和之后当选总统期间大陆紧张不安相比,这次的情况相当不同,被称为“内紧外松”。据台湾《联合晚报》1月14日报道,中国大陆在“马习会”后,就出奇的安静,对可能上台执政的蔡英文与民进党,并不疾言厉色地谴责,甚至似乎还预留了一些回旋的空间,并且继续伸出一些橄榄枝,理性的程度出人意表。大陆如今想法是,无法阻拦民众投票让蔡英文上台,就保持外弛内张的态势,但是,这样的冷静与平和,却透露了一些并不寻常的气息,似乎中共正在筹划一个新的布局,而在新布局下的两岸关系,恐怕是并不能如台湾所愿。往返两岸人士指出,北京已划下一个明确的界线,就是5月20日。在5月20日之前,在马英九任期之内,一切都照旧进行,一切都将继续以“九二共识”为基础,与台湾互动,然而蔡英文5月20日一上台后,就职演说里没有任何“九二共识”的踪影,将发生剧烈的转变。两岸热线、陆客中转、互设办事处等等,都将立刻结束。

对于大陆的“理性”和下步的战略安排,民进党高层人士也自然是冷暖自知,据透露,民进党理解此次大陆对台选举相对“友善、谨慎”了许多,民进党对此“感觉到了”。但承认与大陆确实不默契,目前没有所谓“密使”级交往。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14日在高雄市受访时表示,当选会立即启动对外全面沟通,包括与友邦和大陆进行沟通,稳定选后政局,相信台海稳定是大家共同利益所在,也希望选后能坐下来好好沟通,她会尽最大努力让台海维持稳定。

蔡英文如何与大陆启动“全面沟通”呢?民进党的近蔡人士透露:与对岸展开的互动可以有“好几轨”:包括党对党、党对驻台单位、智库学者等,都是“渠道”。 2014年1月,蔡英文基金会执行长林全率团访陆,可能成为今后两岸互动的模式。

美国方面如何在台湾大选后与两岸进行互动?也成为当下看点之一。有意思的是,美国将可能在台湾大选后,同时向北京和台北派出同样层级的代表。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在台湾总统大选后前往北京,与中国大陆副外交部长张业遂及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晤。美国国务院前副国务卿 伯恩斯(William Burns)则可能会在台湾大选后直接赴台,除会晤总统马英九,也会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会晤。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副顾问罗兹(Ben Rhodes)1月13日谈及台湾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时表示:“我们当然尊重并欢迎台湾人民在选举中表达的意愿,应该由他们决定领导人选,我们欢迎这次选举,我们尊重也会与胜选者密切合作。我们的台湾政策,我们的一中政策不变。我们会要支持两岸对话,避免紧张局势,使得这些问题能够和平的透过对话方式解决,无论谁赢得选举。美国一直扮演这样的角色,即使我们与两岸的人民有着长期 的关系,特别是长期的防务关系则表现在最近的对台军售。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冷静与对话,而且一旦我们对选举结果更清楚后,我们会思考什么是最好的办法来支持 这项努力。”

本台派往台湾采访大选的记者海克报道说:被北京认为“是反叛之岛”的台湾16日将选出新总统和新议会,每次台湾选举都将引发两岸气氛紧张,这次也是如此。民调显示:反对党将可能赢得选举获得政权。本台记者海克还采访了1989年在北京发生的学生民主运动头面人物之一的吾尔开希,流亡出国后定居台湾的吾尔开希个人这次还竞选议员席位,他对本台记者海克表示:他认为自己应当在台湾参与保卫民主的战斗,因为台湾的民主正处于危险当中,大陆的中国政权想把他们的价值观强加给全世界,他们已经在香港实施了令人震惊的反民主镇压行动,他们还想强加给台湾人民。吾尔开希认为:光靠台湾人民的力量,无法对抗中国的共产主义政权,因此他批评国际社会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台湾。西方民主国家站在错误的一方,“你们把我们抛弃了”。吾尔开希还认为这次台湾大选是一次全民公投,是在反对还是支持与中国大陆接近靠拢间进行选择。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