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欧盟驻华商会警告中国产能过剩危及全球

发表时间:

欧盟驻华商会周一(2月22日)警告说,中国的工业产能巨量过剩,特别是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更加严重,而中国市场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下降,正给全球经济带来影响深远的损害,也会引发保护主义倾向抬头。

2016年2月15日欧洲钢铁业工人老板在布鲁塞尔街头抗议中国廉价产品。
2016年2月15日欧洲钢铁业工人老板在布鲁塞尔街头抗议中国廉价产品。 REUTERS/Yves Herman
广告

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引述在华欧盟商会主席武特克(Jörg Wuttke)的话说:"中国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将会使得欧洲企业的境况比过去更加糟糕。" 周一(2月22日),在华欧盟商会举行了一个有关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最新研究报告讨论会。

欧盟商会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工业产能大面积过剩,从钢铁行业到水泥行业无不如此。数字显示:2008年和2014年期间,中国水泥行业产能从4.5亿吨增加至 8.5亿吨。炼油产业同期的产能甚至增加了两倍,达2.3亿吨。另外,在化工、玻璃、造纸、铝业领域,其产能过剩的增速也已超出实际所需。过去几年,中国工业领域内几乎所有主要行业都大量投资,尤其是银行贷款投资,工厂增加更多的设备,聘请更过的工人,超出实际所需。而中国市场需求下降,特别是房地产市场遇冷。

在华欧盟商会报告显示,"产能过剩是中国工业的一个大伤痕,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随着全球经济震荡和中国经济增长下跌,这个伤痕在继续加深。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现在已经到了令人发晕的地步,中国一国生产了比日本,印度,美国和俄罗斯四国加起来都多的钢铁,其中的一半是没有市场的,而两年之后,中国的水泥产量将超过美国20世纪的产量"。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病根来源于2008年到2009年间,北京当时推出大量投资计划,低廉的信贷刺激中国企业,甚至并不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根据欧盟商会的研究:造成中国产能过剩的后果是,在8大行业中的六个行业,即钢铁,铝制品,水泥,精炼业,玻璃,造纸业中,开工率甚至低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尽管中国当局希望进行经济转型,采取更多措施应对工业产量过剩,但在中国,实际上有许多地方政府拒绝执行新措施,不惜一切代价防止大规模裁员和关闭工厂。很多国有企业只能通过新增贷款的方式维持企业运转,这些中国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继续借贷增加了坏帐风险。

欧盟商会敦促中国,必须立即行动调整经济结构,对生产过剩产品的国有企业进行彻底改革。同时,中国政府必须降低失业和坏账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并避免可能波及全球的危机。此外专家认为,过剩的产能不仅对中国经济是一个最大威胁,而且也使中国政府对空气和环境污染的整治计划面临威胁。

欧盟商会主席也指出:中国政府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尝试失败,导致大量过剩产品的产生,并威胁全球经济的稳定,其恶劣后果已经在欧洲显现出来。他指的是上周布鲁塞尔街头成千上万工人的欧洲钢铁工人和老板举行集会游行,抗议中国廉价的钢铁产品如洪水般倾销到欧洲市场。欧洲钢铁企业ArcelorMittal在2015年损失79亿美元。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试图通过大量投资,开辟“新丝绸之路”,目的之一就是消化过剩的中国工业产能,这是否是个好办法呢?欧盟商会主席武特克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中亚国家的需求都太小,不足以吸收中国的过剩工业产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