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北京应该参与世界货币的良治

发表时间:

北京应该参与世界货币的良治,这是2月26日星期五下午上市的法国晚报世界报在其经济和企业副刊思想版面的一个标题。相关文章的作者是Jean-Luc Biacabe, 他是大巴黎地区工商会研究部的经济政策负责人。

广告

文章表示,20国集团财长会议在上海召开的背景是,几个月以来,全球的生活都随着来自中国的信息和决定而起伏。今年年初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都和中国经济增长类型的转变有关,另外也和去年8月份上海股市的崩盘以及中国央行在汇率管理上的不当有关。作者认为,世界已经变成了两极,一个是主要由美国经济形势主导的“北极”,另一个则是越来越受中国影响的“南极”。

作者表示,和所有的经济转型一样,中国经济从由外贸主导的经济向由内需带动的经济转型,这一转型过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今年年初以来,西方遭遇的金融危机显示,西方不能够不关注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所选择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已经不能够满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的需要。也许中国货币当局仍然偏爱这一制度,但是,中国货币当局在为宏观经济管理而操纵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情况下,后果却是出现了几乎无法控制的局面。在让市场相信人民币会长期持续贬值的同时,资本大量地流出中国,以至于中国央行不得不动用了6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稳定人民币。

文章的作者认为,不管怎么说,在今后几年内,中国应该过渡到一个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依照的模式应该是美元和欧元的关系模式。在去年8月份以及今年年初的金融危机过后,中国货币当局已经发现,学习的过程将是漫长的,代价也会是很高的。对西方来说,这些金融危机也让西方发现,急迫地需要和中国建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合作形式,以避免国际金融市场再度遭遇类似的金融危机。

作者指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规则还是相对简单的,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世界,为了能够控制货币政策,世界大的货币区应该需要接受,由市场来确定汇率,如果大的货币政策导向存在分歧的情况下,汇率应该得以调整,就像欧洲和美国目前所做的这样。

作者指出,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和美国在汇率上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美国向中国施加压力,以便人民币升值,从而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外贸盈余。在一个灵活汇率的世界,当金融流走在贸易流之前的情况下,就不能够再是这样了。

作者最后表示,目前急迫需要做的是,成立一个包括美国央行.欧洲央行和中国央行在内的“G3 ”组织,这样,起码能够知道各自的目标,甚至可以相互协调,不论怎么说,可以给金融市场的预测进行导向。作者表示,今年年初的股市危机让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内,我们需要设想新的机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