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安理会将采取空前措施制裁朝鲜

发表时间:

美国与中国达成协议后次日,向联合国提交了制裁朝鲜决议案。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萨曼莎.鲍威尔表示:比起以往所有针对朝鲜的制裁决议,此案“更严厉更全面”。决议案预定:“将对所有运往朝鲜或来自朝鲜的货物进行系统检查”。禁止对朝鲜提供火箭或飞机燃料,禁止朝鲜进口或出口武器装备。限制朝鲜金融活动,违反规定的朝鲜外交官将被驱逐。一份涉及17名朝鲜高官和12个朝鲜实体的黑名单将对外公布。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军队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军队 路透社
广告

制裁措施

联合国安理会于美东时间周四讨论美国提案,据称此案最快在本周内通过,但也不排除延后的可能。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萨曼莎.鲍威尔在安理会向其他14个安理会成员国介绍提案,她表示:“对所有开往或出自朝鲜的运输货物都要进行系统检查,这是一个空前的制裁措施”。提案要求,所有相关国家都要检查经过他们国家的领土、机场、港口的来自朝鲜或开往朝鲜的货物。所有被怀疑运输可疑产品的朝鲜船只都必须扣留。限制朝鲜出口煤炭、铁矿、金、稀土等产品,禁止向朝鲜提供可供飞机或火箭使用的燃料。

萨曼莎.鲍威尔介绍美国提案时表示,该方案的一个重要目的不是为了窒息朝鲜经济,从而损害朝鲜人民的生活,而是为了减少当局用来制造核武的经费。因此,原油进口不在禁运之列。

决议案预定,拦阻飞往被怀疑运载走私品的飞机,禁止平壤以他国名义租赁船只运输货物。32艘北韩运输船被列入黑名单,不能在外国港口停留。

联合国成员国应驱逐有非法活动的朝鲜外交官。对朝鲜的金融和银行采取的制裁措施是,关闭外国在朝鲜的银行分行,关闭朝鲜在外国的银行分行。禁止朝鲜高官获取奢侈品、比如高级表、高级体育设备、滑雪设备等等。

中美达成协议的内幕

美国向安理会递交提案之前,最大问题的是如何说服中方支持,因为这是一个比以往“更严厉”的方案,说服中方的难度就更大。但是当地时间周三夜间传来的消息称,中美已在制裁朝鲜方案上达成协议。虽然我们目前尚无法知道中美谈判的详情,但有两点至少很清楚。在美国方面,希望这项针对朝鲜的制裁更严厉、更有效;在中国方面,对朝鲜的失控虽忍无可忍,但是否完全愿意放弃最后一张牌,尽管这张牌的意义越来越小,因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已基本不听中方的建议。但是中方能同意对朝鲜制裁到何种程度,仍然有着某种战略的考量。另一方面,在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美韩纷纷要求中国采取足够的强硬态度时,中方的表现让美韩失望,尤其让自认为与中方越来越靠近的韩国失望,在这种背景下,美方早有的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的计划迅即得到韩国响应。中方在朝鲜问题上的被动,导致韩国在部署萨德导弹的立场由犹豫不决变得十分坚定起来。中方一直反对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倒不是袒护平壤,而是担心这一功能强大、极其尖端的反导弹系统一旦部署,中国未来的卫星发射、核试、导弹发射、“火箭军”应有的种种举动,都将置于萨德系统的火眼金睛之下。一周来,中方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不反对对朝鲜制裁,一方面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而美方清楚,要让一个更严厉的制裁平壤的决议案获得安理会通过,就必须事先说服中方。现在,中美达成了协议,这其中最大的妥协是什么?会不会是围绕部署萨德导弹系统达成了某种默契?

众所周知,自从2006年平壤进行核试以来, 朝鲜一直处于联合国的制裁之下,但是,所有的制裁都没有挡住平壤核试的步伐。元月6日,平壤宣称,成功进行了第四次核试,并且是一次氢弹试验。一个月之后,又进行了一次长程导弹试验。朝鲜宣布这是一次发射卫星,但国际社会认为这是在进行长程导弹试验。不久前联合国的一份专家报告指出,联合国针对朝鲜的制裁效果不佳,以至于朝鲜在军备方面大踏步前进。

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提出更有效更坚决的措施。美国国务卿克里宣布,新的提案比所有以前的制裁措施都要走得更远。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鲍威尔女士称“这将是一个强大而彻底的反击”。

华盛顿有备而来,与北京一步一步讨价还价,逐条逐条谈判,谈判持续了六周,华盛顿对具体方案一直守口如瓶。现在,双方在“不能接受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原则下”达致协议。那么,从常理判断,华盛顿提交的这个决议案绝不应该是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方案。一些知情的联合国外交官认为,这项提案“内容十分充实”。提出的措施“十分严厉”。但是,美中谈判初期美方提出的从限制石油储备到禁止海上贸易,是不是被北京排除了方案之外?这是一个疑点。

联合国安理会2006,2009及2013都通过了制裁朝鲜的决议,但是,朝鲜今年开年以来,不过国际警告,不顾中国劝告,一个月之间连续两次进行核试。在西方看来,之所以对朝鲜每次的制裁都很难产生实质作用,同中国的暧昧立场有极大关系。尽管平壤一次次挑衅国际社会,中国每次都极力设法减弱对这个盟国制裁的力度。这也说明,美国为什么这次要单单同中国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谈判,很明显,如果中方能够积极参与制裁朝鲜,制裁绝对会产生效果。

中国为什么至今对这个已无力控制的所谓血盟还要辩护?一般认为,中方担心平壤政权一旦崩溃,无数难民将涌入中国边境;更长远的考量是,中方担心南北韩在自己的大门口实现统一,并成为美国坚定的联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