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G20财长齐聚上海共寻振兴良策

发表时间:

今、明(2月26和27日)两日,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齐聚上海出席为期两天的会议,这是这些重量级官员今年举行的首次会议。鉴于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本次会议的焦点将主要集中在如何提振经济增长、遏制风险的话题上。但针对会议结果,各方的观察人士却并不乐观。他们认为:由于各国之间存有利益上的分歧,本次财长会议很难出台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这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在汇率、经济改革等多个问题上的表态难免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

广告

当前,全球市场动荡不安、油价下跌、新兴国家表现乏力。这是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必须面对的现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会议召开的当天发出警示,要求与会各方必须在“世界经济极度脆弱的背景下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也与周五发出呼吁,要求20国集团加快改革进程,努力在贸易往来放缓和投资疲弱的环境下促进经济增长。经合组织表示:近期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笼罩阴霾,新兴市场经济体失去动能,全球贸易活动减慢,发达经济体的回升脚步因投资持续疲弱而受到牵绊。面对此一现实,“实施结构性改革,并辅以支撑需求的政策,以持续推动生产率和创造就业。”

路透社报道说:监督20国集团实施结构性改革、以实现2014年所作承诺即:在2018年整体实现国民生产总值额外增长2%以上的目标,是经合组织的一大任务。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20国集团会议外的一次记者会上表示:各国曾经承诺:将从事近800项改革以顺应经济发展。但颇为令人忧虑的是:这些改革措施却迟迟未予贯彻。主持20国集团财长会议的中国也强调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中国财长楼继伟今天在上海表示:近年来20国集团对结构性改革的重视程度加大,但“改革进展仍落后于预期”,需进一步加强改革议程。

今年9月,20国集团将在中国杭州举行峰会。作为峰会的东道国,中国在本次财长会议上成为受到关注的核心。经历了去年的新汇改、以及面对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多方难免质疑:放慢脚步的中国经济是否还能被当成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央行在去 年8月和今年1月两次引导人民币贬值,令投资者颇感意外,他们不禁担心中国在本国经济走软之际,正在加入寻求货币贬值的大部分国家行列。周四,就在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举行的前一天,上海股市再次大跌,跌幅超过5%。

法新社报道指出,为了平息各方的忧虑情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五重申: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北京政府不会引导人民币大幅贬值,同时拥有充足工具可用来支持经济。报道说,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大幅放缓、降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周小川却表现得十分淡定。他强调:从根本上讲,中国的经济依然强劲,必将在“短期市场动荡中”胜出。

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目前已成为主要的国际经济论坛。20国集团初期运行机制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8年金融危机后, 升级为领导人峰会,形成了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今年9月杭州峰会之前,将有3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4次财政和央行副手会。今次在上海举行的首次财长和央行行 长会议,是中国担任20国集团主席国以来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主要目的是为峰会达成共识铺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