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中国是否会到广岛为原爆牺牲者献花?

发表时间:

在日本广岛参加七国集团首脑峰会(伊势志摩G7首脑会议)最初的事前会议--G7外长会议的各国外长,11日上午,访问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参观原子弹资料馆,并向原子弹死难者祭奠石碑献花。7国外长中包括美国国务卿克里及美、英、法核大国的现职外长,五大有核国家中的外长访问该地,还是1945年原子弹爆炸后的首次。而据复数媒体报道,克里这次向广岛原子弹死难者祭奠石碑献花,可能是为下月可能造访广岛的总统奥巴马试水。

广告

一名白宫资深官员说,助理们已开始讨论这件事的可能性:让奥巴马五月趁赴日本伊势志摩参加七国集团首脑峰会之便,到广岛停留数小时。白宫官员说,白宫方面尚未做出最后决定,如奥巴马成行,奥巴马有可能会发表能让人联想起呼吁实现“无核武世界”的“布拉格演讲”。该演讲是奥巴马于就任总统后不久的2009年发表的。

那么中国领导人是否会访问广岛向原子弹牺牲者献花呢?

中国在90年代以前一直对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的美国持批判态度,如《人民日报》1961年2月12日发表署名文章《在“英雄”和“疯子”之间》,对此进行批判,1979年《兵器知识》创刊号上的《中子弹》一文也直接称广岛长崎原爆为“罪孽”。1983年,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访问日本,长崎是他访问的重要一站。至今胡耀邦书写的“和平”二字,还被刻在长崎的和平公园。

同样在这座公园,还伫立着一尊“和平少女像”,这座雕像是 1985 年胡耀邦访问日本时送给日本人民的一尊和平雕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潘鹤、王克庆、郭其祥联袂创作。雕塑中的和平少女,上半身前倾,双手向后护卫着白鸽。这座雕塑的后面有胡耀邦挥毫写下的“和平”两个大字。2008年8月6日,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参加了广岛核爆纪念活动。但是在那以后就一直没有参加。

2008年,中国启动《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审议活动,以后中国和日本有关历史问题及领土问题的争端不断,而日本对于南京大屠杀史料申遗一直持反对态度。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包括南京大屠杀史料后,日本外务省该年10月10日凌晨发表“新闻官谈话”,对南京大屠杀史料成功申遗表示“遗憾”,并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而在2015年联大第一委员会会议期间,日本在其主提的核裁军决议草案中加入了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袭击70周年和邀请各国领导人及青年访问上述两城市等内容。对此,中国裁军大使傅聪2015年11月2日发表讲话,傅聪表示,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袭击是历史悲剧,中方对广岛、长崎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但中方认为,在相关决议中孤立地突出这段历史很不合适。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理解一些国家的人道主义关切。但中方不希望这个问题被个别国家利用,成为其歪曲历史的工具。

傅聪说,广岛、长崎的惨剧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结果,罪魁祸首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不清楚这一点,就搞不清谁是真正的加害者,谁是真正的受害者。

他说,70年前的那场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造成的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人,其中很大部分是日本违反国际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大规模使用生物和化学武器的受害者。只聚焦广岛、长崎核爆,避而不谈那场战争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深重苦难,这是对上亿二战受害者的侮辱,也是对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严重损害。

这样,各国领导人是否访问广岛和南京大屠杀登录世界遗产的问题,成了日中围绕历史问题的一个争点,中国为了表示自己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2008年以后再也没有去广岛,在2015年5月13日的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提议战后70周年各国领导人访问广岛和长崎一事表示,“你问中方领导人会不会访问广岛和长崎,我想首先问一问,日本领导人什么时候到中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参观?”

但是中国代表在不出席广岛和平纪念活动的同时,却一直有总领事等参加长崎的原爆和平纪念活动,这一方面是由于长崎地方政府在历史问题上一贯坚持反省侵略历史的观点,并在日中复交之前就与中国关系密切,而且长崎曾有32名中国同胞在70年前的原子弹轰炸中遇难。这意味着长崎对原子弹遇难者的纪念仪式,除了日本遇难者之外,也包含对中国遇难者的悼念之意。

可以说,中国拒绝访问广岛,以维持在历史问题上与日本现政权针锋相对的立场,而另一方面以参加长崎原爆纪念活动的姿态,表示坚持在原子弹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日中间存在的历史问题不解决,中国就很难参加广岛的和平纪念活动,中国领导人也很难访问广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