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菲律宾/中国

马尼拉促北京尊重仲裁 菲中关系有待观察

南海争议由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庭做出裁决后,诉讼国菲律宾却显现低调引发国际关注。菲律宾在寻求东盟集体与中国谈判无果后,向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庭要求裁决。菲律宾胜诉后却既没有狂呼胜利,也没有大张旗鼓向中国示威。新总统杜特蒂谨慎发表立场。菲律宾的谨慎被猜测不仅有从中国得到经济好处的因素,也有立场软化的可能。不过菲律宾今天要求中国尊重海牙仲裁以后,菲中关系走向有待观察。

图为菲律宾民众示威要求捍卫南海主权
图为菲律宾民众示威要求捍卫南海主权 路透社照片
广告

菲律宾谨慎回应海牙仲裁,在国际间受到注意。据日本经济新闻说,荷兰海牙的仲裁做出否定中国主张的裁决后,不少国家都发表声明要求中国遵守,但当事国菲律宾的姿态却很低。这被认为是为获得经济援助等,不希望和中国的关系恶化。关于裁决结果,菲律宾政府7月13日只是表示“正在认真研究,在数日内公布”。如果当事国菲律宾的态度软化,东盟(ASEAN)间的团结将被打乱。

此次的裁决认为中国主张的“九段线”没有法律根据,几乎全面肯定了菲律宾的主张。对于菲律宾而言,可谓达成了夙愿,13日的当地报纸报道称“我们胜利了”。

报导说,菲律宾政府的反应却十分平静。虽然杜特尔特总统在裁决结果出来后召开了内阁会议,但总统发言人阿贝拉在13日的记者会上没有提及内阁会议的内容,只是表示,“会慎重应对。专家正在认真研究,在数日内公布”。

虽然菲律宾外长亚赛12日发表评论称“欢迎并尊重裁决结果”,但总统杜特尔特没有表态。

报导说,提起仲裁诉讼的菲律宾是批判中国的急先锋。不过,6月底上台执政的杜特尔特总统打算在铁路建设等基础建设方面获得中国的援助。为此表现出不过度刺激中国,同意双边谈判的想法。有分析认为,菲律宾打算将对其有利的裁决结果作为引子,从中国获得好处。

中国政府13日再次表示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打算接受仲裁结果。菲律宾在双边谈判中还可能被中国施以怀柔政策。在牵制中国上保持统一步伐的东盟其他国家看来,如果菲律宾态度软化,期待将落空。一位外交相关人士表示:“继菲律宾之后,越南也有可能答应进行双边磋商”。猜疑的心理越来越严重。

最新的消息说,菲律宾总统杜特蒂拟邀请前总统拉莫斯作为他的特使前往北京,与中国讨论南海议题和南海仲裁结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