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贪腐

辽宁人大集体贿选只是全国冰山一角

共产党一党专政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本来是中国向西方民主多党制以及直选政府的另一种“人民民主”的展示,但新华社日前报道全国人大里面有45个代表,或辽宁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数的一半,竟然是由贿选产生,令人质疑中国的国家立法程序,有否受到贪污而溃烂。南华早报引述人民大学政治系学者张鸣说,辽宁一案,不可能只是单独事件,因为贿选做人大代表的风气,全国盛行。

辽宁省12届人大第6次会议场面
辽宁省12届人大第6次会议场面 DR 中文网络照片
广告

全国人大每年开会一次,来自全中国的代表们在人民大会堂听取总理的工作报告,审核国家计划,而如果碰上“选举年”,代表们还负责“选出”国家领导。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演出”,也是展现人民民主的橱窗。

然而辽宁人大集体贿选案,无论是牵涉的人数或涉案人政治级别之高,已成为自1949年以来中国立法系统最大的一宗丑闻,曝露了人民代表制度的严重缺失。

报道引述张鸣说:“我相信(辽宁一案)这是向其他省份发出警告,但效用不大,因为舞弊是免不了的,整个选举制度就存在缺失。”

北京历史学者章立帆同意这个看法,“人大选举制度由于缺乏透明和公开,才滋生贿选和金权交易的条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排行第三的人大委员长张德江说,这次丑闻“触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底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说:“ 一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出现这种情况,新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过,需要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精神作出创制性安排。”

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陈道银说,在这个时候爆出辽宁一案,是习近平有意在明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整顿权力和人事的计划。陈说:“在中共的十九大之后,全国人大将会在之后三月举行的全国会议上通过政府高层人事任命.......习近平不容许在这个流程中发生任何变卦,一定需要绝对的控制。”

位于东北、人口有4600万的辽宁,过去是苏俄式的国营重工业大省,但近年来已有“生锈省”的别号,经济和政治发展不振,而且是中国今年上半年唯一出现经济收缩的省份,地方政府拥有的企业更是纷纷倒债,而辽宁省之前的省委书记王泯,也因为涉贪而落马。

近年来全国人大一直被诟病是金权具乐部,商人和官员都渴望成为人大代表,因为这个位置可以积聚影响力和发展人脉关系,甚至可以免受警察的拘禁。全国人大3000多个代表,不乏地方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和富豪。

张鸣说:“全国人大已经成为高干和高管的具乐部,如果你进不了,你就没办法跟他们勾肩搭背。这是一个身份象征。”

全国人大在中国的宪法地位崇高,但基本上只是中共的一枚橡皮图章,但审视日常工作流程的人大常委会,却逐渐成为一个专业的立法组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