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中国房地产没有真正的市场,只有真正的政治

发表时间:

继去年股市大起大落之后,今年中国又出现狂飙突起的房地产热潮,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楼市狂潮的分析评论。

广告

北京《环球时报》署名单仁平的评论称:“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近日接受CNN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目前的市场泡沫是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他的这一论断受到广泛注意,增加了市场上的焦虑感。”“今年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的狂涨带来了全社会的震动,人们普遍将当下的房市与去年过山车般的股市相提并论,而且认为本轮房市‘更疯狂’的分析越来越多。”“2016年很可能是中国房产从居住品向‘资本品’转变跨度最大的一年,它的投资和金融属性进一步突出出来,房产市场也成为最活跃的资本角逐场。” “房市的最大危机应不在金融领域,而是它对中国制造业和国民创新精神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干扰,以及打乱了全社会财富秩序,造成新的贫富失衡。搞清楚房地产问题的性质并且化解这个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巨大考验。”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称::“从2000年至今,大陆房地产走了10多年的多头市场,中间虽偶有顿挫,但上涨格局不变,房价节节高升到令人咋舌的程度。早期可说是因大陆经济维持每年两位数成长,民众有钱就有购屋需求,加上城镇化加速,因此造成房市多头;房市繁荣又进一步促进经济成长。最近1年大陆实施供给侧改革,却首先出现房地产价格飙涨现象,已非民众购屋需求所能解释。金融海啸前,大陆房价已上涨3倍;海啸让房市短期顿挫,随即又持续飙涨。不过,后金融海啸时期的资产上涨已缺乏实体经济、国民所得的支撑,外界一直忧心其资产泡沫一旦破裂,可能导致的经济硬着陆与金融冲击。现在对这个忧虑再进一步提高。” “如果连房产大亨王健林都发生‘史上最大房地产泡沫’之忧,那就不必怀疑大陆房市已泡沫化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沈泽玮的评论称: “去年下半年,在官方舆论推波助澜下,‘改革牛’的气势无法挡,最后却演变成难以驾驭的‘疯牛’,股市经历暴涨和跳水式狂跌,几十万亿元市值蒸发,伤及众多股民荷包。为稳住市场信心及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队’不得不出手救市,中国政府还强行管制股市投资行为,引发海内外舆论热议。股市震荡平息之后,变调的房产‘去库存’所引发的‘楼疯’似乎要给中国政府添乱。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会不会在中国上演?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覆辙?中国房产的泡沫盛宴是否走向终点?类似问题在中国舆论场不断被提出,显示人们对楼市疯涨愈感焦虑。毕竟,股市崩盘只影响13亿人口中的小部分,房市泡沫破灭所造成的影响面肯定要大多。”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当局之所以再祭起房地产这个法宝,主要是全国经济每况愈下,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技术领域,个个处在挣扎的边缘,尤其是房地产‘熄火’之后,连带钢铁、建材等市场也下滑;在此背景之下,当局重新催谷楼市以拯救经济。但以一个泡沫拯救另一个泡沫,犹如用一个谎言圆另一个谎言,一旦露出原形,结局必然形成雪崩之势。内地楼市泡沫早就应该破灭,之所以愈吹愈大甚至坚不可摧,是因为有银行托底,楼市泡沫一旦破灭,首先倒掉的是银行,然后就是政府,因而政府要竭尽全力不让这个泡沫破灭,这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政权的存亡问题。过去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许多人不以为然。如今看来,房地产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也绑架了银行,更绑架了每一个贷款购房的家庭和个人。中国房地产市场从一开始就与居住无关,房地产没有真正的市场,只有真正的政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