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世界翘首中国第三季度经济预估

发表时间:

  国际媒体今天聚焦中国经济,翘首等待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第三季度对中国经济的估计数据。因为,中国的经济会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自今年初因市场和货币汇率相继震荡,去年刚刚晋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过前两个季度的调整,经济增长基本恢复稳定,维持在预订目标范围内;但和前几年相比无疑是减慢了很多。而近期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再提醒中国的债务问题严重,以及对房地产业泡沫可能破裂的担心,还是让经济业内人士疑惑北京为解决债务问题而控制企业努力减债的措施是否和保持经济增长的目标相违背。

2016年10月13日,中国山东省青岛港口等待运输的货物集装箱。
2016年10月13日,中国山东省青岛港口等待运输的货物集装箱。 STR / AFP
广告

 就此英国金融媒体有分析指出中国经济预估数字中需要注意几点,先来关注一下房地产,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首要动力,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是为了阻止行业泡沫以及企业的负债,官方出台了各种调控政策,如限购令等措施,给房地产市场降温,但并没有缓解北上广深等经济大都市的房价暴涨,而中小城市则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此外,如果经济动力不给力,势必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因此有专家预测中国官方将加大城市的基础建设投资来代替房地产。专家之所以这么预测,是因为北京已经努力减少产能过剩,整改欠债严重的僵尸企业,不再一味重复债务驱动的投资,当然此举给如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行业带来不少的痛苦,可也表明了北京坚持未来经济增长更缓慢、更均衡的意愿。但私营企业的实力目前还不足以上位,代替拉动中国经济房地产;此外,鉴于在中国城市中,与衣食住行等生存需求息息相关的很多领域如公共交通、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也确实需要改善和建设,投资基础设施也就成为经济界人士刺激经济的备用方案中的上上之选,不过有分析指出,考虑到国有部门债台高筑,这种基础投资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接下来在看看中国的工业生产,在持续萎靡四年之后,终于在今年夏季7、8月份复苏。投资以及商品零售的情况得到改观。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首次从2012年以来由负转正,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有分析指出这一进步会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加快中。最重要的是通胀持续上升将帮助企业减轻债务负担。

最后来看一下内需以及服务行业。在过去,利用人口红利,中国吸引了大批海外投资,成为“世界工厂”的制造大国,经济高速发展,终于在去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八千美元,国民消费大涨。为了进行经济转型,中国政府学习欧美国家用消费拉动内需,统计数据也显示,国民消费在上半年经济增长率的百分之六点七中贡献了近五个百分点,超过了投资贡献,有分析指出,这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已经真正启动。

但是今年来,经济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导致外来投资减少。日本媒体分析指出,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中国有可能在成为高收入国家之前,就陷在中等收入国家这一陷阱里。此外由于制造业产能过剩且效益低下这一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裁员压力增加,势必会对支撑消费的就业和收入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日本媒体就此指出中国能否解决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中产生和遗留下的问题,实现西方可持续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还要拭目以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