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因经济转型中国人的方便面“情结”不再

发表时间:

11月5日上市的法国《世界报》周末版,报道了以中国平民阶层减少方便面饮食为例,诠释目前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所带来影响和民众饮食的消费变化趋势。

广告

中国农民工们对方便面不再“感冒”

《世界报》文章指出作为价格便宜,颇有味道的方便面在长久以来,备受中国平民工人阶级的青睐。但在近年来曾经风靡一时的方便面,却逐渐在中国民众的日常食谱中消失了。《世界报》文章认为这种饮食习惯的转变是在最近4年,中国经济整体转型的一个生动的象征。

在描绘到中国人对方便面的特殊感情时,文章以人们从前乘火车出行的就餐情形为例:“啊,因为火车上提供的热水并不够热,未煮开的的方便面需要用嘴使劲嚼。吃完面,在这漫长的旅途上再能磕磕瓜子就更舒坦了”。但是,上文描绘的被认为是是过去的情形,文章提出在近4年来,中国人正在慢慢的向他们曾经爱不释手的方便面说再见。据悉就在去年,在中国家喻户晓生产了著名“康师傅方便面”的,台湾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方便面销量比同期下降了12.5%。 因为行业的不景气,该公司在今年9月不得不被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数所剔除。而另据彭博社( Bloomberg)的消息,康师傅公司的利润比原来下降了高达60%之多。而这一切,主要出于中国经济整体转型的后果和适龄工人人口总数下降的变化, 而其公司的经营并不是导致利润大损的第一要素。

《世界报》文章指出,正是以康师傅为代表的中国方便面品牌,曾经见证和帮助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03年到2008年阶段,该行业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可谓红红火火,行业价值一度曾从350亿元飙升到了590亿之多。而在当时,中国经济GDP的年增长率,也维持在惊人的超过10%左右。在2007年,更是一度高达14.2%。正是在当时,那些年轻单身的中国农民工们,成为了消费方便面饮食的生力军。

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曾经所主要依靠的如建设、重工业和加工厂等行业,都需要廉价的劳动力来支持生产。在那时,中国沿海的省份们专注生产各式产品的工厂大开,吸引着成百上千万来自内陆相对落后省份的劳动力们。而正如上文提到的,那些大量的农民工们在当时大多单身,且没有相应的烹饪设施和时间,因此廉价的方便面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食品和生活日常。文章指出农民工在生产车间午休时,大肆饕餮着手中的方便面成为了大陆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所捕捉到的一个生动的缩影。

但4年来,不光这些当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很多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积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型。对于如康师傅集团这样的方便面产商来说,当它在2011年进入香港证券交易算在当时不为人知的是,这种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所引发的方便面饮食依赖衍生品就已经开始面露颓势了。文章分析认为,除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这其中的背后原因还包括近40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其由此导致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据悉,中国适龄工人的总数在2010年就开始有所下降,而到了2015年则更是创下了近30年以来外来流动工作人口总数,较上一年相比首次下跌的记录。根据当时的数据,全国大约为2亿5千万外来劳工。

然而这一现象并非没有“溜过”方便面制造商们的眼睛,他们也明白过去几块钱就能买到的”方便面时代“,如今荣光不再。因此,近来已有方便面厂商们试图改造他们原先产品的先例,并试图研发新的更高端,健康和美味的替代品。甚至有的厂商还推出了30元一盒的“高档方便面”,而这价钱与现如今在中国大城市小馆子里吃一顿饭的价格相差不远。

文章结尾说道,在广东通常人们吃一顿工作餐需要花费15元左右,若工人们自己愿意,可以通过手机APP在网上预订定制工作餐。因此,在面对着普通民众“消费升级”的大潮中, “方便面”这种逝去时代的食品和象征在如今陷入窘境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新的潮流中,康师傅公司离开香港股市,而同样作为食品公司的产品价格并不便宜的周黑鸭,将在11月11日的进入香港股市的消息被公布,这是不是就预示着,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当下,相应新老时代民众饮食产品和模式的变更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