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司法/香港

外媒报道中国释法既贬且忧

中国期望国际社会理解人大常委会以释法遏止港独是合法及有其必要性,但显然未能说服外国媒体,英日及台湾的相关报道均属语带贬义的立场,包括打压香港法治、干预香港、为香港添乱等,有些评论更预计,释法不能遏止港独。

广告

一九九七年前管治香港的英国,其媒体普遍高度关注人大常委会就《基本法》第104条有关行政、立法及司法等公职人员的宣誓条文进行解释,其中,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北京禁香港两名议员就职》为题作出报道,而BBC的中国编辑更发表评论文章,以《北京藉限议员告诉港人「谁是话事人」》为题指出,释法明确告诉当选的立法会议员,不可利用利用公众平台去推动北京认为冒犯的主张,反映北京对不同意见的处理方法,是先予以否定,然后再立法剥夺你的发言权利,「誓死捍卫不同意见」的国际自由原则永远不会在中国的立法机关用上。另外,《卫报》亦以香港危机加剧之际,中国禁止两名泛民当选者成为议员作报道重点,称这是自香港回归以来,北京对香港最直接的干预。《金融时报》的报道称,今次破头儿的先例,令人更担心香港这个金融中心的法治正逐渐消失。

至于以英国为基地的路透社,标题指出,忧虑北京干预日增之际,中国禁香港社运人士当议员。内文更直指,这是自香港回归以来最直接的干预。

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亦倾向负面,即使是亲华的《朝日新闻》亦认为释法有损香港法治,标题直指释法令香港两名独立派的议员的资格「无効」。

台湾方面的报章对释法的报道颇多,蓝营多是平铺直叙,绿营报章则带有批评,指中国干预香港,打压法治,但评论则以负面居多,又称会令台湾人更不信任一国两制,对北京欲藉此打压所谓港独,更认为未必有效。当中,《联合报》驻港记者李春以《北京硬拳消独后果难测》为题指出,释法既是硬拳,一定有后遗症,包括造成香港的法政乱局,令相关诉讼缠扰经年;二是造成立法会乱局,因为即使令梁颂恒、游蕙祯,甚至刘小丽等议员拒诸立法会门外,立法会内的建制派和泛民主派之争不会停止,甚至连台下妥协亦不做;三是社会乱局继续在日后的补选上演,甚至会令明年三月的特首选战亦出现混战。

不过,中央社引述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所所长寇健文的评论可能最能说明中共官员的估量,他认为,「港独」要求超过大陆的底线,绝不容忍。中共不会特别去在意台湾怎么想或是不是做给台湾看,就像中共也不会去在意一部分香港人为什么在政治上会有不同的想法。至于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范世平,则从中共高层斗争的角度看待人大释法,称以宣誓问题撤消议员当选资格是很严重的,惩罚不合比例,会激起港人反弹,可能「陷习近平于不义」,不见得是习近平乐见的结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