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中国

港深边境合办科技园 港忧为她人作嫁衣

经过约二十年的拉锯,香港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终于签订合作备忘录,在位处两地边境的落马洲河套区共同发展占地约87公顷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是香港历来最大的创科平台。港府称,土地业权归香港拥有,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亦由香港承担费用,日后发展则由香港科技园公司负责。创科界大多表示欢迎,但不少评论忧虑,有关项目是为她人作嫁衣裳,而计划向中国内地人发出特别签证进入园区亦惹起关注。

广告

香港和深圳过往以深圳河为界划分,在1997年回归时拉直深圳河后,两地一直未能就河套土地的业权和利用问题达成协议,当中,土地业权是争议重点,结果在去年底取得突破。在3日会议上签订合作备忘录的政务司长林郑月娥表示,这个面积有如4.5个维园的河套区的业权归香港,土地日后主要用于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发设施及文化创意产业,部分亦会作商业用途,预计最高楼面面积可达120万平方米。面对香港数码港由声称打造创新科技但沦为住宅区的批评,港府官员强调,创科园不是地产项目。

香港科学院院长徐立之表示,香港长于上游基础科研,深圳则以生产见优,日后香港可利用园区土地从事更多中游研发,再交深圳接轨,达至双赢,期望园区可以成为一个很强的创新科技研发中心。

备忘录的签订仍流于原则性和构思,对「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规划大纲和开发成本,双方仍未有概念,官员只是表示,两地会尽快成立专责小组商讨,不存在任何秘密协议,而且园区日后会由香港科技园公司设立一间附属公司来建设及营运,有关附属公司的董事局主席由港方代表出任,相信有「话事权」。

官员续称,为吸引人才到园区工作,必须让他们出入方便,正构思发出类似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签证让内地人方便出入园区。

不过,评论质疑一间公司能有多大力量抗衡中方要求,而园区地处边境,十分偏辟,日后有多少港人愿意前往工作,实属疑问,最终是为内地人作嫁衣裳。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直言,忧虑河套科技园项目变成故宫落户西九龙文化区的翻版,即港府只顾配合深圳的产业发展,忽略香港本身的城市规划。

虽然立法会仍未拨出款项,但小表成立公司建设及营运园区的香港科技园公司,其行政总裁黄克强表示,新园区的定位及财务计划仍在构思中,预计项目需要四至六年时间平整用地,首座大厦最迟于2024年落成。

落马洲河套区的用途商讨多年,前特首曾荫权曾将之列为香港十大建设计划之 ,期望部分设施可于2020年开始运作,有评论质疑这种深港融合是把中国一制侵蚀香港的先兆。及至深振英在2012年上任后,曾表示把该区部分地方变成「特区中的特区」,让中国内地人和外国人免签证进入香港边境禁区,引起港人更大反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