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青年拒服兵役不再只发生经济发达区而且个案越来越多

中国过去青年人拒服兵役的风气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为多,但现已向中西部扩散,而且个案逐年增展,当局虽加重惩罚,却仍未能遏制这股风潮。除了青年人拒服兵役问题日趋眼中之外,事实上,早在2015年党媒环球时报已经在一篇报道中承认,中国也同時面临“征兵难”的问题,尤其是解放军征兵重点对象的大学生,对服役感到兴趣缺缺。

广告

根据解放军报报道山西等地惩处拒服兵役情况,指以往拒服兵役往往只是内部通报处理,助长了这种行为。2015年,山西省寿阳县“95后”青年李宇以绝食相逼拒绝服完兵役,当地对其处以罚款11.5万元人民币、所有机构不得招录、不得出境、升学、经商、开除出共青团的处罚,并向全社会通报。

报道指,类似的处罚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福建等沿海地区也曾实施过,但是拒服兵役现象仍屡禁不止,山西省2016年又再有21人拒服兵役。

报道引述寿阳县人武部政委牛继文表示,一般拒服兵役者都是铁了心的,2015年处罚李宇之前,地方相关部门、家长和部队做了大量工作,李宇仍然坚决拒服兵役,“归根到底是思想上的原因”。牛继文认为,有些适龄青年从小娇生惯养,适应不了紧张而又相对封闭的部队生活。山西省军区参谋长吴国志建议,在体检、政审双合格的基础上,通过役前训练把真正能够适应部队要求的兵员选出来,山西去年即用3日役前集训,筛选淘汰了各类身体、思想上有退伍隐患的93人。

环球时报則早在2015年报道,接受采访的军方人士认为,要解决征兵难问题,一方面要提高社会对军人的认同,一方面要推行依法征兵,把征集大学生士兵纳入法制化轨道。

报道指,从2013年起,全国征兵时间由冬季调整到夏秋季,调整征兵时间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参军。

报道引述南方某地军分区一名工作人员李文(化名)说,部队待遇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在2014年1月前,义务兵期间,部队共发放或支付资金3.7万元。在义务兵服役期间,当地政府还会对家庭发放家庭优待金,具体数目根据农村、城镇有所差别,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也会有差别。

比如李文所在地的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人每年12000至15000元(人民币,下同),而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为6000元。义务兵和服役不满12年的士官,退役后国家发给一次性退役金,标准为每年4500元。

环球时报承认,出现征兵难的社会背景是和平时期军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感呈下降趋势。全国人大代表、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孙来沈对媒体表示:“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必须要着力强化社会认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保障好军人权益。”孙来沈深入部队基层和驻地社会调研时发现,个别单位“征兵难”、留不住人才,一些地方军人优待、就业安置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