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雨伞领袖遭清算林郑月娥当选“蜜月”的苦涩

发表时间:

香港特首选举3月26日落幕、受北京“钦点”在小圈子投票当选的林郑月娥要把“弥补社会撕裂”当作未来首要任务的当选感言令人印象深刻,但第二天就传来消息说:2014年香港占中雨伞运动的多位主要组织和参与者3月27日先后被警方预约拘捕或直接起诉。雨伞领袖遭清算,成为林郑月娥当选蜜月的苦涩。

黄之峰罗冠聪周永康三人在2016年8月已经因“公民广场案”被判处非监禁刑罚
黄之峰罗冠聪周永康三人在2016年8月已经因“公民广场案”被判处非监禁刑罚
广告

人们还记得:占中雨伞运动时期,代表官方与学生领袖对话的,正是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占中雨伞运动未能打破香港旧有的选举制度,林郑月娥当选香港新任特首的第二天,占中雨伞运动几位领袖就被预约逮捕,引发惊讶和议论分析。

“雨伞运动”也被国际媒体称为“雨伞革命”和“占领运动“,是指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发生的最大规模争取特首选举真普选的和平公民抗命运动。香港学者戴耀庭、陈健民与牧师朱耀明在2013年初就开始酝酿争取实现香港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双普选的和平有效方式, 2014年9月底,中国全国人大颁令规范限制香港普选的民主规模,使得香港最终爆发了一场持续79天的“雨伞运动”,示威者面对警方以胡椒喷 雾驱散时使用雨伞抵挡,黄色雨伞成为了运动的象征。

在“雨伞运动”期间,数以万计的示威者和市民自发占领金钟、中环和湾仔、铜锣湾以及旺角的多条主要干道,静坐并游行,形成3个主要占领区。占领运动的主要诉求,是要求人大常委会撤回特首选举限制候选人提名的8/31框架方案,争取公民提名权,以及废除立法会功能组别。

两年前组织香港“雨伞运动”抗议的多名领袖包括当时的学生组织负责人,也有前任与现任立法会议员在内。他们在3月27日先后表示:都接获香港警方通知,到警察总部接受预约逮捕和起诉。他们都被起诉犯下了“公众妨扰罪”。而黄之峰罗冠聪周永康三人,则在2016年8月已经因“公民广场案”被判处非监禁刑罚。

据媒体报道:被预约逮捕的至少九个人中,有被称为“占中三子”的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戴耀庭,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健民,原香港牧师、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港支联)常委朱耀明。

其余还有学生领袖: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学联)前常委、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干事会前会长钟耀华,他也也是“占中”期间与林郑月娥为首港府官员会晤的“学联五子”之一。钟耀华曾与时任学联秘书长周永康试图上访北京,但在香港机场被拒绝登机

除了钟耀华以外,被预约逮捕的还有香港学联前常委、中大学生会干事会前会长、学民思潮前发言人张秀贤,社会民主连线(激进民主派政党)外务副主席黄浩铭。

除了香港学生领袖以外,被预约逮捕起诉的还有几位香港的前任或现任立法会议员,他们是:香港立法会直选议员、公民党外务副主席、执业大律师、舞台剧演员陈淑庄。香港立法会间选议员(社会福利界)、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学系讲师邵家臻。陈淑庄和邵家臻如果被判处三个月或以上监禁,香港立法会可以启动程序,剥夺其议员资格。对此,邵家臻表示不会逃避刑责。

被预约逮捕起诉的还有香港民主党党员、前立法会议员李华明。

以上9人被起诉的罪名是归属于“普通法”下的“公众妨扰罪”(public nuisance),最高刑罚是有期徒刑七年。但依据香港《简易程序治罪条例》,“公众妨扰罪”最高刑罚为罚款500港元或监禁三个月。

香港司法在新特首当选的第二天就抓占中领袖,这一日期是否合适?传递了什么信息?不同的分析纷纷出笼。不少分析认为港府特意在选举过后起诉占中人士,显然是不希望该案在选前影响林郑月娥的当选。林郑月娥当选后表示要修补社会撕裂,但在选后第二天,警方就展开拘捕,给公众带来很差的印象。

被预约逮捕起诉人之一的戴耀庭认为:“梁振英政权想为林郑月娥政权清除所有政治障碍,于是在林郑月娥当选后翌日提出起诉,好让她在7月1日上任前,解决大部分涉及‘占中’的事宜。”陈淑庄则认为:这是梁振英离任前赠予林郑月娥的“死亡之吻”。黄之锋与罗冠聪预计:“针对雨伞运动的清算将会继续下去”。

以候任特首身份在周一会见媒体记者的林郑月娥在被追问下否认:该事件将使其“修补社会裂缝”的工作更加困难。她一方面强调自己事前并不知情,一方面说:“大家都明白修补社会撕裂不等于在法治方面要作出妥协。如果有些工作须要进入检控、起诉或者在法庭要作判决的时候,我们也要尊重这个工作。因为这个正是香港的核心价值。”

林郑月娥刚当选香港特首,“雨伞运动”领袖们即遭“清算”,说明香港并无所谓的特首当选蜜月期,林郑月娥“修补社会裂缝”的努力还不知从何谈起。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