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外界解读:习近平将会成为第二个毛泽东

发表时间:

中共十九大及十九届一中全会日前相继闭幕,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继续介绍有关中共十九大的分析评论。

习近平25日在记者见面会上
习近平25日在记者见面会上 路透社
广告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党章,是党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并继续迈进新征程的划时代的思想建构。”“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它们不仅促使中国一气呵成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且确保了这一道路在世界大变局时代的延续性,同时保障了中共在每一个时期都能针对当时的挑战充满战斗力,用不断夺取胜利积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犹记得,在不太久以前的2012年十八大召开时,人民大会堂里弥漫着的是焦虑与人心惶惶的气氛与今天完全不同。那一年,中国接连发生惊人丑闻、甚至血腥事件  高官叛逃美国领事馆、政治局委员的妻子杀人、北京发生夺命法拉利车祸、原中办主任令计划突然被调职、多个城市出现伴随着暴力活动的反日大游行,甚至有体制内人士几乎公然地讥讽当政者不负责任、‘击鼓传花’。十八大后上任的政治局常委,其中五人的年龄已至少65岁,当时被形容为‘一届常委’、‘过渡性班子’。结果,习近平领导这个‘过渡性班子’做了什么?他迅速掌控军权,利用自己信任的人组织工作班子,再通过大面积的反腐与清党行动,巩固权威并且扭转了民众对中共的观感。中共也明显增强了对意识形态领域与网络舆论的管控,这些做法遭到一些知识精英质疑,也让商人感到不安,不过却无碍于赢得民心,重点是习近平展示政治家的魄力、手段与决心,维护住了政权的集中与统一。”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平的社论称:“习近平据说在中共十八大前后曾经历多次政变惊魂,但官方未曾置评。直到2016年,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重提‘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令外界再度关注中共的政变风险。出人意料的是,十九大开幕翌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公开的分组讨论会上说,薄熙来、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孙政才等人位高权重,他们牵涉的案件是‘阴谋篡党夺权’,令人不寒而栗、触目惊心。薄、周、令等前领导人被公开指控的罪名都是贪腐,如今被直指涉及阴谋篡党夺权,无异于证实政变传闻,而‘不寒而栗、触目惊心’的用词也可视为习近平多次险遭刺杀、毒害传闻的佐证。因此,习近平的新时代是否到来、能否延续,端看他能否继续挫败党内野心家篡党夺权的阴谋。”“身为证监会主席的刘士余率先公开赞扬习近平消除党内巨大隐患,也凸显了未来能否平息经济政变将考验习近平主政的能力和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的一个标志。”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习思想’写入党章,象征意义无疑很大,以致外界一些解读认为,习近平将会成为第二个毛泽东。习近平拥有的权力,确实比江泽民和胡锦涛要高得多,但以此为根据,进一步假设习近平有发动另一次‘文革’的危险,则属耸人听闻。习近平的父亲和他本人都是‘文革’的受害者,他会不会发动另一次‘文革’先不说,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年轻人还会像半世纪前般盲目成为红卫兵?若不是杞人忧天的话,就是别有用心的哗众取宠。”“然而,如何健全监督体系,防止个人权力膨胀,确实是习近平本人和中共亟待回答的问题。中国脱离帝制只有100 多年,对于统治者的个人崇拜根深柢固,习近平只不过执政5 年,已经出现下属的吹捧,”“这股阿谀奉承风气不除,甚至蔓延下去,很难令人相信中共提出要厉行‘党内民主’不是一句空话。”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