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外交

春晚小品涉种族歧视 中方:如借此挑拨中非关系注定徒劳

中国官方在本周四就批评人士指责,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狗年春晚中一则名为《同喜同乐》的小品出现有,中国女演员涂黑脸、垫臀部扮演黑人,涉嫌种族歧视的节目内容做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当天回答记者问时强调:“如果有人试图借题发挥,藉此挑拨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关系,那注定是徒劳的。”

2018年春晚《同喜同乐》小品节目资料图片
2018年春晚《同喜同乐》小品节目资料图片 路透社图片
广告

由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过去数十年中,一直备受中国全国上下的关注和瞩目。它可以说是在全球华人圈中,影响力和收视率最高的一档电视节目之一。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春晚更是被认为能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在8亿多观众的眼前。刚刚过去的狗年春晚中,一档题为《同喜同乐》,主打“中非友好”的小品,却在播出后引来了中国网民、多家西方媒体的热议和批评。质疑者大多认为,该小品中对非洲角色的描绘,不但非常倾向于人们对非洲和非洲人的刻盘印象,更有对有着54个国家和12亿民众的非洲人,一概而论之嫌。还有人指出,从剧中女儿择偶和工作选择等情节,同样折射出了国家间关系不平等的描写。

但在这长达十多分钟的小品中,真正主要出现所谓“种族歧视”的情节,还是节目中的非洲大妈事实上,是由中方女演员在涂黑脸和垫臀部等造型加工后出演的角色。另有一名黑人演员更是穿上了猴子装,出现在了电视机前。事实上,非黑人演员刻意涂黑脸扮演黑人角色的表演是一种自19世纪开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受到公众欢迎的表演形式。而其内容则大多传播定型不公的非平等种族观念,剧中角色则通常由白人演员涂黑脸后,扮演一些试图美化奴隶制和美国南部庄园中黑人生活的喜剧情节。

这种丑化、歧视黑人的表演形式直到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兴起后,才被美国主流社会杜绝。从此,涂黑脸演黑人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文化禁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涂黑脸在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中已经被送入历史的垃圾堆中。但在欧洲的荷兰每当人们庆祝圣尼古拉斯节时,还是有自该国传统中留下通常由白人所扮演,且颇受争议的“黑皮特”角色出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提到这一争议时声称,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外交问题。然而当在记者指出该事件涉及中国在非洲人心中形象,并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即将到来的背景追问下,他则回应指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耿爽进一步说道:“这里我要说,如果有人试图借题发挥,藉此挑拨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关系,那注定是徒劳的。”

他还同时强调:“中非友谊历经风雨、牢不可破;……中非关系怎么样,中非合作好不好,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心里是有数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