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

内忧外患夹攻人行突“降准”释放4000亿保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两年来首次宣布降低部分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降准的幅度比起过去多次类此的行动要大得多。降准在4月25日生效之后,将释放大约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资金进入银行体系。华尔街日报分析,人行此举一来是要为中美一旦爆发贸易战而做准备,二来是应对国内经济放缓情况。

图为中国人民币百元钞图形
图为中国人民币百元钞图形 路透社照片
广告

本周二中国政府宣布首季度的经济增长为6.8%,虽然这个幅度较外界预期为高,但迹象显示增长正在退消之中。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尤其是中国工厂对外地市场输出的产量减少。

报道引述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的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政府“必须准备好计划,对付中美贸易纷争带来可能性的冲击”。祝和其它具影响力的政府顾问都一直呼吁降准,以便银行增加信贷刺激经济。

人行表示,今次降准覆盖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其他存准率较低的金融机构则不包括在内。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MLF。

以首季末数据估算,扣除银行要偿还中期借贷便利(MLF)约9000亿元,今次降准可释放4000亿元资金,人行指新增资金大部分在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需投放在小微企业贷款,适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人行称,今次措施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并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香港明报则引述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师薛俊升认为,中国经济仍面对下行风险,尤其现时中国面对贸易不明朗因素,去产能、去库存政策亦继续进行,会减慢投资和工业产出,因此降准增加市场的资金,是审慎的预备措施。此外,部分银行有不少MLF到期,为免因为偿还MLF影响向小微企业贷款,因此通过降准增加银行资金。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更表示,这是政府应对贸易战对经济增长不利影响所采取的措施,近期数据显示国内增长动力下行,叠加对贸易战不利影响的关注上升,使得人行需要提前放松银根。

昨晚人行公布降准后人民币汇价轻微下滑,截至昨晚11时20分,在岸人民币报6.2825,跌60点子;离岸人民币报6.2737,跌72点子。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