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如何看待中国大陆迫使44家国际航空公司对台更名?

发表时间:

中国政府设定要求国际航空公司于7月25日前,在官网上不得将台湾列入国家之列,要求对台更名的大限于本周三截至。尽管美国白宫曾一度发声明表示,对中方的这种“奥威尔式的胡言乱语”提出批评和反对,但包括在之前尚未对台湾更改称呼的美国三大航空公司,都在中方的限期到来前改变了对台的标注。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航班资料图片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航班资料图片 路透社图片
广告

自此,该事件涉及的所有44家航空公司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他们的运营平台上基本删除了台湾的孤立字眼。美国国务院在周二再次重申了反对立场,事后台湾总统府也宣称将不会因压力而低头,但该事件可被认为是陆方动用其庞大的锐实力,在面对蔡英文政府,及台湾自主和“独立”声音所取得的又一次强制性成功。随着中国军力的不断增强,陆方在年初曾多次派军机及军舰执行“绕岛巡航”任务,在岛内宣扬“独立的”声音地凸现及两岸政府之间冰冷状态,而台湾问题也更为频繁地出现在中美大国之间的博弈当中。美国海军在本月初还少见地派遣了两艘主力驱逐舰,并以“自由巡航”的名义通过了台湾海峡。美台民间和官方代表之间的交流也正在随着美方的相关立法努力,而变得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频繁。

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多方背景和力量不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大陆方面在近期也加强了于国际场合和外交上,对台湾已经剩余不多的活动空间进行挤压。而这一现象也反映在,从今年春天一直延续到夏天的要求国际航空公司对台更名事件当中,使两岸之间的分歧变得更加国际化,并让美方不得不再次就这一问题做出所谓“反华”的表态。回顾事件进程,中国民航局在今年4月25日致函44家外国航空公司,要求这些公司在信函发出之日起30日内,纠正其官网相关内容中违反中国法律、违背一个中国政策的错误做法。

这则指的是,外国航空公司将台湾与其他主权国家或地区并列,及在其相关服务中未标注“中国台湾”字样的现象。在公函发出的一个月内,44家外国航空公司中有18家就已经依照中方要求完成整改。而在此期间,美国白宫则罕见的以批评中共,而不是中国政府的名义提出了公开反对意见。白宫方面曾在5月初表示,“特朗普总统反对美国的政治正确。他将会支持美国人抵制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政治正确强加给美国公司和公民的努力。”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也在稍后的6月中批评了中国迫使澳大利亚航空更改官网的举措。她并提出,私营公司拥有在政治压力之外从事商业操作的自由权利。但她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私营公司的决定是他们自己的事。正是在中方的压力和震慑下,诸如人们众所周知的德国汉莎、英国航空等世界主要航空公司都率先遵照了中国的要求对台湾更名。

而在7月25日大限到来之前,剩余以技术原因向中方申请延期并承诺整改的外国公司,都在中方的同意下按时完成了要求。它们中原本坚持不更名的3家美籍航空公司也都相继做出更改。这三家航空公司都选择以城市的名称取代了台湾。或许是出于在向中方做出妥协后,同样要给白宫保留面子,达美航空和美联航则选择通过取消国别的方式来完成中方的要求。不仅台北后的“台湾”被删除,点选其他城市例如“上海”,后面的“中国”也同被消失。随着事件的推进,正如中国外交部在早先于白宫提出批评后所做出的不懈表态,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周三表示,中方愿与外国企业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同时,中方也希望他们在华经营时,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

很显然,如若试图分析该事件背后各方的动机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在两岸问题上,特别是一旦涉及到疑似与台湾“独立”甚至拥有更多自主权的问题,则显然违反了中方所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但与此同时,陆方对被默认是航空业惯例所采取官方压力而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举措,特别是对外国公司的施压,也很容易会引起普通台湾民众做出反感的解读。正如陆委会就在大陆运作下,原本将在台中举行的2019年东亚青年运动会,因被指涉及“正名公投”被迫取消事件中所表达的那样,政治思想必须保持高度统一,在公共空间中又缺乏反对或异议声音的大陆政界,不会理解也不会允许任何违背被其视为原则的现象或声音长期存在,在这一事件中哪怕发生地和对象并不在大陆方面的实际管辖区域内都不被允许。

同样,这种一元的逻辑也明显的忽略和低估了协商、让步、和解在和平解决因政治理念,或利益冲突中所能起到的关键和积极作用。就算双方在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但如若不能对最基本的对话可能性及相互之间的官方交流存在共识,那光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喊话将不亚于鸡同鸭讲,缺乏建设性意义。从陆方的角度来看,虽然外国航空公司的屈服可被看作是针对扑灭“台独”火苗和挫败台湾自主意识的阶段性胜利,但更长远来看,这种以强硬手段达成的目标,将进一步增强部分中立台湾人对中国大陆的反感。特别是对于在自由社会中成长的新一代台湾人来说,陆方此种强调政治正确的手段,正中了对台湾身份认同政治魔咒的下怀。正如,台外外长吴钊燮在近日接受CNN采访中所强调的那样,“大陆“恫吓台湾会让台湾人民对大陆反感”,“他们说想赢得台湾人的心,但他们做的事……是制造一般台湾人对中国政府的仇恨,把台湾推得更远”。

仔细分析,他如此的判断也并非完全不无道理。此外,中国采取的这一手段也同时让人联想到,在现如今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其与美方所指控中国迫使外企以市场换取强制技术转移问题的相似性。虽在法律层面它与后者存在差异,但仍容易落人口舌,且不能保证本国企业是否在外国会遭遇同等对策的尴尬情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