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P2P坍塌: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发表时间:

中国网贷平台P2P危机重重,“坍塌”,“崩盘”,“爆雷”,种种比喻接连而出。血本无归的大批投资人因此进京“上访”维权。为防止多家金融机构受到“冲击”,北京时间8月6日,北京警方严阵以待,将可疑者强行拉上事先停在二环路边的大巴士车内。

图为人民币堆砌成墙图
图为人民币堆砌成墙图 网络照片
广告

有视频照片显示,位于北京二环的街边已停满巴士。二环附近也已部署大量警力。中国银监会、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是警方保护的重点。消息称:北京的一些重要金融机构已经接到指示,要求物业做好楼内楼外巡检,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同时,有关员工勿停留围观,进入办公区务必佩戴工牌。

2018年6月,中国监管部门整治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了百余起P2P网贷平台清盘、停业、实际控制人失联、停止兑付本息等风险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集中坍塌的网贷平台到7月份越来越多。从8月开始,一周之内有42家网贷平台倒闭,导致大量受害人进行维权行动。

英国“金融时报”介绍分析说: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少老百姓手里有些资本,都想做点投资,不再满足于以往银行存款,甚至不满足于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但中国由于制度体制等原因,金融垄断严重,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投资者和贷款人提供了便捷的撮合平台。金融自由化和普惠金融得以发展。

中国的国情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状态泥沙俱下,甚至畸形发展。这使得投资人在遭受正常经济状况下的经济风险之外,还要承担体制机制不到位产生的监管漏洞风险。大陆P2P平台良莠不齐,很多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都强调自己的官方背景来蒙骗投资者。有的是在做生意的,有的是做庞氏骗局的;其次,因为大陆经济下滑,本来看好的项目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再者,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去杠杆政策造成市场没钱,流动性吃紧,使得这些借贷平台无法借新还旧。

由于不少P2P平台获得地方政府背书,或自称有国企背景,并在央视等官媒投放广告,从而赢得投资人信任。截至2016年,1.6亿中国人参与了网贷。到2018年,整个P2P市场成交金额超过7万亿。但受到热捧的P2P到今年6月底的待偿款高达1.3万亿人民币,今年上半年,700多家P2P平台发生了法人跑路、投资人无法提款等问题。涉及资金数千亿。尤其是从6月初至今,就有约150家P2P平台违约。

6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经在陆家嘴论坛中表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但这样的警告已经来的太晚,相继出事的平台包括国资企业及民资企业。有些P2P公司涉嫌卷款潜逃、履约困难等。而大量受损失的投资人将自己当作“金融难民”,寄希望于政府出面解决,负起监管责任。他们试图汇聚北京的中央金融机构,用游行示威、集会等方式给官方施加压力挽回损失。

除了个体投资者外,中国小微型企业由于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也透过P2P获得资金周转。P2P借贷信用出现问题时,将使得企业资金链断裂,更加速P2P的崩盘。

有学者质疑:中国至今没有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政府却从2007年开始为P2P网贷放行,可谓政府失职。北京警方虽然把第一波请愿活动扼杀在摇篮之中,但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今后一段时间,P2P仍将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