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共如此强调“习思想”,势强亦或势危?

发表时间:

周一(8月27)中国官媒公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文,新条例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新《条例》新增对今年三月份刚刚入宪的“习思想”的拥护,更突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原则。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  2018年5月4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 2018年5月4日 路透社
广告

报道称,修订后的《条例》共142条,与原《条例》相比,新增11条,修改65条,整合了2条。这是中共三年第二次向全党划出新的纪律“底线”。条例中新增或修订诸多面对8900多万党员的纪律“高压线”。

从中国官媒的总结看,新修订的内容尽管包罗万象。除头条定下主调,规定重大原则问题不同中央保持一致,严重者开除党籍。随后的内容,从拉帮结派导致本单位政治生态恶化,诋毁污蔑英雄模范,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干扰巡视或不落实整改要求,故意规避集体决策决定重大项目,到对党员的宗教信仰,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等行为,对公务旅游,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等等众多无巨细的事务都予以新规定。胆敢违反这些规定的党员们面临的最高惩罚措施都是开除党籍,从发现问题到开除党籍的道路十分漫长,包括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最后,情节严重的,才给予开除党籍。

实际上,任何组织修改纪律条例的原因不外乎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是自我疗伤的方法。中共普通党员干部自然可以针对这些新的也许能起到震慑力的条例可能需要对症下药,自己照镜子找问题,采取无则加勉,有则改正的态度,对普通老百姓或局外人也许本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从中国49年以来唯一执政党共产党提出新的条例中,除了对党员起到警戒和管理作用外,也许首先可以从中看到中共内部出现的重大纪律问题和隐患所在,更进一步,也许能看出中国党内的一些政治动态,至少官方媒体上发表的分析《条例》的七条总结就十分明显地体现。

新华网梳理的要点的第一点就点明,《条例》新增了“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修订《条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回应了条例中的第一条,重大原则问题不同中央保持一致,严重者开除党籍。党中央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为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也增加了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等行为的处分规定。

另外,中国官媒总结的这个“新条例”的其他几个要点中,值得关注的是第六点,也就是明确规定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纪法贯通首要的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对此,官媒的解释是此次修订《条例》,突出党纪特色,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使全面从严治党的螺栓越拧越紧。官媒称,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原则上先作出党纪处分规定,并按照规定给予政务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不是这是否可以诠释为“党纪大于国法”,共产党员只有在开除党籍后,才能与庶民同罪?

另外,对于“习思想”,党媒《人民日报》今天也强调,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九个坚持”,包括坚持用“习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分析认为,中共宣扬意识形态、管控思想力道再加大,“九个坚持”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共同点都是对维护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思想)。

对此,有网友在推特上发表评论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前后对照表显示,以后中国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习大帝的声音!也有网友说:概括一句话就,是要听习近平的。

是否忠诚于“习思想”显然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头条紧箍咒。但是否可以反观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共费尽笔墨,如此强调习近平的核心地位,强调习思想是否也显示出势微,核心地位受到挑战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