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文学

作家阎连科:在中国被禁 创作反而更自由

在中国被禁出版的作家阎连科接受法新社专访,谈到贸易,外交和人权及其创作等多个主题,指出自己的书在中国被禁反而给他带来创作自由。

中国作家阎连科
中国作家阎连科 网络照片
广告

法新社在爱丁堡国际书展外围采访到了阎连科。

报道称,阎连科因细腻地描写中国社会状况而得到好评,他在采访中对外国领导人对中国人权状况视而不见表示遗憾,阎连科指出 ,(外国)政治家对那些与基本自由相关的重要问题的关注度低于以前。目前更关注对商业,商业协议和金钱等。

法新社评论指出,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中国政府就对公民社会和异见声音进行更严厉的打压,今年春天, 习近平通过宪法改革,拥有了终身执政的可能性。尽管如此,西方领导人继续接踵出访中国,力图改善双边贸易关系,吸引中国投资,包括今年年初先后访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梅都在访华期间没有公开谈到人权问题,这种做法甚至遭到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的冷嘲热讽。

阎连科在采访中坦承他对国际政治不感兴趣,也不关注特朗普对中国的攻击。他说对中国和中国人有深厚的感情,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中国社会,要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面。作为作家,他力求将艺术和真实放在首位,他说,如果敢于面对现实,就有了写出大作品的素材。

阎连科也对自己的作品在国外受到读者普遍好评感到惊讶。他说,可能出于文化差别,在中国,评论和读者倾向于批评他在作品中呈现中国苦难的风格,但国外的读者反而认为他的作品具有讽刺和幽默的风格。

阎连科的下一部作品展示的是一个阴暗和混乱的中国社会,与习近平提倡的“中国梦”正好相反,这部作品在国内自然会引发批评,但阎连科表示他不会在乎,因为他的书在中国已经被禁,但因此反而让他的写作更加自由,也不需要自我审查了。

阎连科2014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三次获英士曼书人国际奖提名。

阎连科获得获得卡夫卡奖后的获奖感言中指出,从某个角度说,作家是为人和人类的记忆与感受而活着。因此,记忆与感受,使他成了热爱写作的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